10月22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10月22日 14:18 1935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全球汇市:
  在相隔一个半月之后,熟悉的非农数据又将再度公布,近期非美货币持续上涨,而在非农就业数据的前夜,汇市出现相当小的修正,尽管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的购债规模缩减实施依然遥远,不过还是要关注非农数据的表现。
  由于美国政府停摆延迟,未来两周有大量的经济数据密集公布,重中之重无疑是明日的九月非农就业数据,下周的美联储利率决议以及随后的10月非农就业数据,另外将于本周三公布的通胀数据同样需要关注。
  从过去两周的失业救济初请数据来看,就业市场受到了美国政府停摆的严重拖累,在政府停摆之前,每周的初请人数稳定在略微多于30万的水平上,但在停摆的两周中,相继录得37.4万以及35.8万,远高于近期的均值,不过由于时间关系,这些负面影响可能不会作用在九月份非农数据上,但是从前两个月的非农就业数据来看,虽然初请数据以及经济数据一致走好,前两月的非农数据依然差于预期,这一点着实较为令人意外。从美联储内部来看,由于美国经济数据的分歧较大,目前有的联储官员已经明确表示经济数据很难清晰的描述美国经济的复苏程度,对于十月的经济数据,由于受到财政因素影响,参考意义同样不大,杜德利上周表示,十月收集的经济数据由于受到扭曲,可能更多地作为噪音参考。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会推迟债券缩减到至少年底,从上周彭博社的调查来看,多数经济学家预期,债券缩减会于明年三月开始。不过,信与不信,还是在于投资者自己的决定,如果经济数家都能预测准确,那么市场也就不再是市场了。


  ◆南非汇市:
  兰特兑美元下滑,公债收益率上升
  南非兰特周一自上周触及的四周高点回落,政府公债市场略显紧张,稍后公布的中期预算可能显示赤字高于预期。
  1719(格林尼治时间),兰特兑美元报9.8365,较周五纽约收盘下跌0.53%。兰特周五曾触及9.7410,为9月20日以来的高点。
  债市方面,南非公债价格跟随兰特下滑,二级市场上2026年到期指标公债收益率上涨5.5个基点,报7.8%;2015年到期公债收益率涨4.5个基点,报5.8%。
  路透调查显示,南非财长PravinGordhan可能将2013/14年度预算赤字预估从2月预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6%提高至4.9%。
  分析师和市场人士预计,南非财政部可能会提高先前的举债计划,以弥补缺口。

  ◆人民币:
  人民币中间价和收盘迭创新高,然波动趋缓企稳态势显现
  *中间价引导人民币即期收盘续创新高
  *客盘结汇仍构成升值压力
  *波动趋于平缓,市场情绪更为稳定
  *美元空头回补助市场企稳
  路透北京10月21日-人民币周一延续上周升势,但幅度放缓。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收盘续创记录,为连续六个交易日刷新收盘新高,今日中间价亦续创历史新高。不过盘间涨幅收窄且波动趋于平缓,交易员反映市场情绪不再如上周恐慌,且美元空头回补也减轻了客盘结汇带来的升值压力。北京一外资行交易员称,虽然人民币升值的口子打开以后,客盘结汇还是有些压力,但美元抛盘不那么多了,而且美元空头回补(对美元)也提供一些支撑。“短期(美元)可能继续下探,但空间不多了,年内感觉最多到6.08吧。”他说。上海一股份交易员称,今天还算好,不像有什么干预,感觉在6.09-6.10元之前会盘整一段时间,交易心态仍显谨慎,后期关注中间价走势以及央行可能的干预措施。人民币即期上周出现突破性走势,盘初一举突破6.12关卡后,连续五天收创新高,整周收升近0.4%。路透根据中国央行周一公布数据测算,9月外汇占款大幅增加至1,264元人民币;同时财政存款减少2,924亿元。全球汇市方面美元兑日圆和瑞郎周一上扬,因部分投资者调仓应对周二可能强劲的美国就业数据,这一数据可能重新引发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何时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的争论。FRX/CN以下为今日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中间价,以及离岸市场人民币的主要报价: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今日上日升贬即期成交价格6.09256.09680.07%中间价6.13526.13720.03%成交额124亿美元日内相对于中间价最大波幅0.71%(上限±1%)日高日低日内波动幅度(pips)446.09186.09622013年来即期升贬值幅度2.26%1年期美元/人民币掉期升水<CNY1Y=C570FXS>离岸人民币市场,北京时间16:51今日上日1年期NDF6.1510/536.1495CNH即期6.0876/936.0888中国央行2010年6月19日重启汇率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12年4月16日起,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内波幅限制倍增至1%;而外汇市场交易机构随后亦首次获准卖空美元。

[1] [2] [3] [4] [5] [6] [7] [8] [9][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