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矿业风险 加强资源管理

2013年09月24日 15:9 474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市场


  规避资源风险
  抓机遇再前行
  矿产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根本性与战略性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大计,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针对当前国际矿产市场“疲软”及国内继续“降温”的状况,并综合考虑利用境外资源难度和经济风险等方面的因素,建议当前抓住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产业分工重组与资源供需格局调整的机遇,积极参与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和全球资源治理,加强矿产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并做好国内资源储备工作,积极规避资源风险。
  推动资源领域国际合作,有效防范境外投资风险
  当前,境外矿业公司市值缩水严重,一些企业融资出现困难,经营项目被迫搁置或推迟,这对实施境外矿产并购和资产并购或许是一个较好的机会。建议借助国外并购经验,并根据当前境外投资的风险及其风险发展的趋势,尽快成立境外投资尽职调查中心,负责境外矿业项目尽职调查,努力降低项目风险。与此同时,加强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构建我国矿产资源国际合作机制,与外交使馆配合建立“走出去”行业协会协调制度,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保障“走出去”有序进行,争取通过更多资源的新发现及构建国际合作机制,努力拓展境外资源保障空间。
  参与全球资源市场治理及非洲等地资源开发
  加强与各国的沟通与合作,推进全球金融秩序改革,通过对发达国家期货交易所参股或并购,参与规则制定,发展避险工具,共同应对国际货币体系、过度投机、垄断经营等对资源市场的影响,维护国际资源市场及价格的稳定,提高规避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开展资源外交,建议以大型企业为主体,参与非洲、南美等资源丰富国家的开发合作,构建起多元、分散、可持续的资源供应新格局。
  推进战略资源储备体系建设
  针对大宗资源产品市场价格疲软之机,建议尽快推进重要战略资源储备体系建设,加强石油、铜等大宗矿产品的储备;与此同时,加强新材料矿产,特别是战略性金属资源产品的储备工作。针对钨、稀土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优势矿产,建议根据资源与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及供需中的矛盾,借助市场疲软之际,加快在产矿山资源资产的清算工作,尽快通过收储的途径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此外,中国矿产资源管理,必须着力解决资源瓶颈约束,着力提高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我国平稳跨越资源需求高峰。针对当前国内矿产资源市场“降温”与投资趋冷迹象,建议关注勘查市场的投资变化,要营造投资氛围,动员社会力量,确保勘查投入不降低,保障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稳健推进。与此同时,针对矿产品价格下跌,建议跟踪监测市场变化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冲击影响,跟踪监测矿山利润萎缩对绿色矿山、和谐矿区建设及资源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影响,要采取相应的应对预案,努力确保资源市场平稳度过金融风暴洗涤的冲击,进而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优质服务。

[1] [2] [3]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