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收储浮灰色利益链 百亿收储计划10月或启动

2013年09月23日 9:34 593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市场


  收储资金缺口难题
  而如今的疑问是,百亿收储资金缺口到底怎么解决?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记者,国家层面战略收储按说是资金全部由国家出,但是现在还未实现。
  而此前业内也在一直呼吁设立国家稀土收储专项基金,利用外汇进行稀土储备。
  万博资讯产业研究院首席分析师曾海伟说:“这是对企业有利的事情,所以收储资金应该是企业出资为主,政府以税收或是其他的形式补贴企业。或者国家设立一个平准基金,利用反周期操作调节市场的供求。”
  不过早在2011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第18条提出要建立稀土战略储备体系,按照国家储备与企业(商业)储备、实物储备和资源(地)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稀土战略储备。中央财政对实施资源、产品储备的地区和企业给予补贴。
  但是,国储资金来源一直存在难题,连同稀土价格此前的剧烈波动,央企和地方国企在稀土资源中激烈竞争,都制约着国家实施稀土战略收储。
  包头某稀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去年参加国家稀土收储的包钢稀土以旗下国贸公司为抓手进行收储,收储资金是由企业自身出的,而直到今年年中国家才把稀土收储的收益返给企业。
  “今年收储的产品恐怕国家资金到位得明年了,”阜宁稀土实业有限公司某高层对本报记者说,“国家收储稀土品种颇多,收储并非一次性进行,需要多次的一定时间段的收储工作持续,然后将收储上来的产品分品种送到国储局,这都需要花时间。”

[1] [2][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