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大集团猜想 五矿和赣州矿业博弈成关键

2013年09月13日 14:52 851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而另一方面,五矿也通过集团优势,在稀土贸易环节独占鳌头。李青表示,五矿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收购稀土产品,在贸易商分得了一块很大的蛋糕。
  “地方国企和央企的矛盾由来已久,地方政府肯定希望产业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李青告诉记者。他认为,南方稀土资源整合的关键不是考虑谁参与,而是考虑谁主导整个局面。
  徐满进认为,由于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冲突,五矿、中铝、中国有色三大央企在南方的稀土整合推进非常的不顺利,特别地方牢牢掌握着采矿权不放,央企目前在产业链上游还没有寻找到大规模兼并的突破口,各大央企目前主要是对稀土加工产业进行了整合,通过兼并投资,央企目前已经掌握了部分稀土中游加工产业,形成了一定的稀土加工产业规模。


  或整合成五大集团
  根据《意见》的主导方针,将有3家大的集团掌握南方稀土主导权。根据业内传闻,稀土整合方案或初步确定5家龙头企业,包括包钢稀土[0.63% 资金 研报]、广晟有色[0.13% 资金 研报]、中铝集团、五矿集团和赣州稀土集团,接下来地方稀土企业与5家龙头企业的整合成为稀土行业进一步整合的关键。
  此前,有参加制定稀土整合方案专家组机构成员曾经透露,最后三家主导企业的名单为赣州矿业、五矿和厦门钨业[0.39% 资金 研报]。但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一名单此前已经被工信部否决。
  “之所以厦门钨业会入围这一名单,我觉得主要是由于其在下游深加工领域非常拔尖,这也是目前中国稀土[0.00%]行业最缺乏的。”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稀土产业的下游呈现结构性产能过剩,其中,初加工产能过剩严重,而高端加工则相对缺乏,还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这一问题的出现,和地方政府在发展稀土产业时的主导思路有关。”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各个地方政府在推动稀土产业发展时,同质性太强,如抛光粉,稀土发光材料和钕铁硼产品的产能严重过剩,而应用端的开发则很少。即材料生产商把材料生产出来后,做成成品的却很少。

[1] [2]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