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见泥土的芬芳——走进金川集团公司
2013年09月12日 9:18 1139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铜资讯
实用
凝聚创新模式
在井下,溜井上方不停闪烁的红灯和一同传来的“前方溜井,请您注意安全”的警报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是工人师傅在工作中的技术创新。通过一个简单的溜井防护智能化自动报警装置,当职工在溜井附近行走或铲运机、车辆接近溜井时,发出警报,提醒现场作业人员,有效防止了坠井事故的发生。而这样的发明创造在金川公司随处可见。比如,在矿车的运输过程中,经常发生车辆脱轨的情况。以往,十几个工人必须手持铁杆和撬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矿车撬回铁轨。而现在,通过技术创新,工人们设计了便携式小空间矿车复位装置。哪一节矿车脱轨了,直接把装置推到矿车旁,然后用滑轮一吊,车子就能回到轨道。这样大大节省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的时间每年可多提矿石5万吨。
说到技术创新,龙首矿充填工区的技改创新也很有特色。他们自行设计的“一水二风三联动”充填管清堵操作法,让充填需要的用水量降为原来的1/7,每年可节水12025吨。还有保护充填钻孔上口装置、管道井安全操作平台等技改,一年下来,可以为公司节约成本近百万元。一件件、一桩桩,都是那样的简单、平实。
记者问道:“这样的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是在怎样的底蕴下产生的呢?”工人的回答很特别:“把问题简单化。”采矿五工区主任李庆荣说:“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摸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用的就是好的。”是啊,一切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工人们在一点一滴的汗水中和一次又一次的艰辛劳动中凝结而成的。实用,是一切技术创新的出发点,也是完美的结束点。
金川公司每年都会评选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在各个工区的展示墙上,工人的发明创造成果一目了然。有了良好的氛围,职工们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大增。久而久之,形成了企业和员工共同进步的金川创新模式。
这是一次“泥土”、“露珠”之旅。记者用行走求解,用转变点亮,用文风送爽。带着些许“泥土”的芳香,身披“露珠”深入现场。记者感受到了金川集团聚集资源之金、资本之金,汇纳人才之川、技术之川、文化之川,以海纳百川之势,实现持续发展,打造长青基业的有色之光。企业、员工、社会的共同进步,便是这戈壁滩上最璀璨的有色之光。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