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加剧债务扩张风险
2013年09月09日 14:31 460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近日在昆明发布。榜单显示,2013中国企业500强实现营业收入50.02万亿元,较上年增加5.12万亿元,增长11.41%,增幅大幅回落12.22个百分点。500强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50.9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5.99%,增幅下降4.41个百分点。
国有大型企业盈利放缓,营收总额增速下降明显,但资产负债率却出现快速上升。根据《中国企业500强》报告,中国500强资产负债率平均高达84%,远高于发达国家大企业50%~70%的平均水平,500强企业中平均资产负债率高于50%的企业占到总数的80%以上,这意味着企业靠资产负债扩张实现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累积过大的风险,一旦出现经济大的波动,企业可能会出现极大的资金偿付压力。
更进一步地分析,资本密集型部门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而且越是产能过剩的行业,其资产负债率越高。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相比,我国工业行业的产能过剩从局部行业、产品的过剩转变为全局性过剩。在我国24个重要工业行业中,有19个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水泥等重工业行业产能过剩都比较严重。
今年以来,产能过剩进一步蔓延,不仅传统产业,就连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新兴产业也出现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值得关注的是,资产负债率提高与企业自身扩张,以及投资驱动存在极大的正相关性。本轮中国企业杠杆比例高是2008年以来中国大规模投资刺激之后出现的现象,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一直以来“大进大出”的经济循环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周期性和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叠加使矛盾进一步凸显。
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扩张,使得对资金有饥渴症的地方政府通过表外贷款、银行间债务融资等形式与其对接,大量资金流向地方融资平台和政府驱动投资的行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这样,一方面导致了包括政府、大型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大幅上升,资产负债表出现了明显恶化。
与此同时,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也导致金融资源过度倾斜,继续错配到产能过剩的大型国有行业之中。由于国企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无法理清,即便在实施自负盈亏之后,也可以享受政府的隐形担保,这样就大大推升了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资金周转大幅度放缓增加了融资需求,但现金流创造能力却大幅度下降,这势必带来投资效益的下滑和实体部门偿债能力的下降。特别是目前经济处于下行区间,企业利润增速下滑,亏损面不断扩大导致企业账款拖欠现象严重、账款构成比例上升、账款周转率下降等风险开始显露,资产负债率上升风险。
实体部门的“去杠杆”,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去杠杆”涉及到我国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投资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以及对“政府失灵”的矫正,因此,我国必须着眼于解决债务依赖型增长的制度成因。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