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09月02日 15:22 2249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第一部分:早间国际新闻汇总
  (综合最新的全球各大经济体经济数据,经济现状简析和官方重要言论)


  ■美国经济:
  美国8月22日当周领先指标上升至131.3
  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ECRI)周五(8月30日)称,衡量美国未来经济增速的一项指标上周上升,但其增长年率下滑。
  ECRI表示,美国8月22日当周领先指标(WLI)上升至131.3,为三周来最高水平;美国8月15日当周ECRI领先指标修正为131.0,初值131.1。
  该指标的增长年率下滑至4.2%,为7月19日该周来最低,之前一周为增长4.5%。


  美国核心通胀率引发通缩疑虑,美联储料难在9月缩减QE
  美国商务部(DOC)周五(8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个人支出和个人收入月率均增长0.1%,不及市场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7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年率升幅仅1.2%,明显低于美联储(FED)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
  各界对美国出现通缩的担忧可能不足以维持美联储在9月19日结束的议息会议上决定开始缩减其每个月85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QE)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下周五(9月6日)将公布美国8月份非农就业报告。如果美国就业形势欠佳,失业率仍然高企,美联储在9月份开始缩减刺激规模的预期将进一步受到挤压。


  美国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上修,仍逊于7月
  周五(8月30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8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自上月的六年高位回落,尽管他们对前景的看法略好于本月初的时候。
  数据显示,美国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自初值80.0上修至82.1,好于预期的80.5,但不及7月终值85.1。
  8月现况指数和预期指数亦低于7月。8月密歇根大学现况指数终值自初值91.0上修至95.2,预期为91.0,7月终值为98.6;预期指数终值自初值72.9上修至73.7,预期为73.0,7月终值为76.5。
  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和预期指数终值均为今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
  数据还显示,8月未来一年通胀率预期终值下修为3.0%,初值为3.1%,7月终值为3.1%;未来五年通胀率预期终值上修至2.9%,初值为2.8%,7月终值为2.8%。


  美国8月芝加哥PMI升至53.0,符合市场预期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五(8月30日)公布,美国8月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自7月的52.3升至53.0,符合市场预期。
  分项指标显示,8月芝加哥PMI新订单指数自7月的53.9跳升至57.2;物价支付指数自63.6升至65.2,为去年11月以来最高。
  8月就业指数自56.6降至54.9,供应商交付指数自51.0降至50.8。


  美国7月个人支出和收入月率均增长0.1%,不及预期
  美国商务部(DepartmentofCommerce)周五(8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收入增速放缓,7月份美国民众在开支上更趋谨慎,这预示下半年美国经济复苏可能面临风险。
  数据显示,美国7月个人支出月率上升0.1%,不及预期的上升0.3%,前值修正为上升0.6%,初值上升0.5%。
  7月实际个人消费支出月率持平,前值修正为上升0.2%,初值上升0.1%。
  与此同时,美国7月个人收入月率上升0.1%,为今年4月以来最小升幅,升幅亦低于预期的0.2%,前值上升0.3%。
  7月个人储蓄率为4.4%,与前月持平。


  PCE物价指数
  报告还显示美国通胀压力依然较小。美国7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月率上升0.1%,前值上升0.4%;年率上升1.4%,创今年2月以来最大升幅,前值上升1.3%。
  7月PCE物价指数年率升幅虽然略高于6月,但仍低于美联储(Fed)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该指标是美联储所青睐的通胀指标。
  当月核心PCE物价指数月率上升0.1%,预期上升0.2%,前值上升0.2%;年率上升1.2%,前值上升1.2%。


  ◆加拿大:
  加拿大统计局(stancan)周五(8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加拿大二季度经济增速好于预期。
  数据显示,加拿大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季率增长1.7%,优于1.5%的预期;季率增幅为0.4%。
  最终国内需求季率增长0.6%,其中家庭最终消费支出增长0.9%,这受到耐用品和服务消费分别达3.2%和0.7%增幅的提振。
  固定资本投资季率下降0.1%,出口增长0.2%,进口增长0.4%。同时,二季度库存为52亿加元至,较一季度77亿加元下滑。经济总量中的消费库存比未较上月发生变化。
  数据同时显示,加拿大6月国内生产总值(GDP)月率萎缩0.5%,不及预期的增长0.2%。

[1][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