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境外资源合作的核心能力
2013年08月29日 10:14 806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何腊柏
境外资源合作的
核心能力定位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果不具有足够的核心能力,无论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还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都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企业要拥有强大的核心能力,必须持续培育和打造核心能力,而要打造核心能力,必先对核心能力进行合理定位。核心能力定位是打造核心能力的必要前提。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企业甚至连一些知名企业对核心能力认识模糊、定位不清晰,这直接导致这些企业核心能力建设无的放矢。
关于中国境外资源合作企业核心能力的定位,有企业认为,资源领域的专业技术优势是境外资源合作企业的核心能力。但我们发现,有的实力企业既无矿产资源行业经验,又无矿业开发技术优势,却在境外资源合作领域一路攻城略池,取得优良业绩。也有企业认为融资能力是境外资源合作企业的核心能力,可是我们研究发现,有些资源类企业融资能力完全在同一能量层次,而境外资源合作业绩却大相径庭。显然,对中国境外资源合作企业的核心能力定位认识有分歧。
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提出的核心能力理论,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结合FDI能力理论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中国企业境外资源合作核心能力既不是单一的资金实力,也不是单一的技术能力,它一定是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源投资开发领域拥有的知识、技术、资本、管理技能等一个方面的优势或几个方面的优势的集成,尤其是中国企业实施境外资源合作战略,更需要一种基于国际平台的国际资源整合能力,需要一种基于境外资源合作战略意志的有效融合国际金融资源、国际智力资源以及东道国社会文化资源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指企业境外资源合作战略意志力与企业融资能力、国际化人才吸引和保留能力以及跨文化管理能力的有效整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展现出“走出去”开展境外资源合作的热情,尤其是美国引发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之后,一段时间国际资源价格持续走低,中国部分企业表现出海外“抄底”的冲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岐山针对中国企业家的“抄底”热情,在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组讨论问上曾经对企业家发问:“你对自己的管理能力有把握吗?分析过双方的文化差异了吗?了解当地的工会劳资关系吗?”“抄底”容易整合难。王岐山其实更关注的中国企业的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包括对国际金融资源、国际智力资源以及东道国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能力。
核心能力决定企业境外资源合作的可行性,所以中国企业要实施企业境外资源合作战略,必须进行核心能力的可行性研究。笔者有机会参与多个中国企业境外矿产资源项目的开发,了解中国企业境外矿产资源项目可行性研究全过程。惯常的做法就是,选择并委托一家国内的工程设计研究院所对项目进行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研究,提交一本厚厚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市场分析、建设方案、地质资源、采矿和冶金工艺、环境保护、人力资源配置、投资估算和财务分析等。无论是可行性研究论证过程还是可研报告,都看不到对企业自身核心能力的分析和评估,没有人研究企业自身核心能力对项目可行性的影响。其结果是什么呢?我们有的境外资源合作项目遭到了土地主和当地社会团体的激烈反对,建设进度十分缓慢;有的遭遇周边社区、工会组织以及当地劳工的强烈对抗,陷入无休无止周而复始的罢工甚至暴乱循环。
中国企业虽然是“走出去”了,但“走”得很艰难,一路坎坷。实践证明,中国大多数企业并不拥有开发境外资源的“金刚钻”——国际资源整合能力,还揽不了境外资源开发的“瓷器活”。中国企业不仅要“走出去”,而且要“走得稳”、“走得好”,关键看公司是否具备企业境外资源合作的核心能力即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如果不具备相对突出的国际资源整合能力,无异于人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注定将以失败而告终。
作者系北京博洋零询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管理咨询专家,博士,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研究员,中国有色工业人才中心特聘专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两部。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