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仓储之争:一石击起千层浪
2013年08月23日 15:14 367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有色市场
被告方积极抗辩
在7月23日的听证会上,LME辩称,自2010年,LME就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来缓解等候装运时间较长的问题,但限制租金和阻止贸易公司拥有仓储企业等方法在法律上受到限制。LME还称,尽管铝升水较高,但市场上并没有铝供应短缺的报道,消费商仍然可以同从前一样从生产商手中采购现货。
2010年12月,高盛收购了Metro仓储公司,当时LME铝的均价是2049美元/吨,而美国中西部铝的现货溢价是130美元/吨,相当于每吨的成本为2179美元。2013年7月,铝的现货价格是1767美元/吨,而美国中西部的溢价上涨到260美元/吨,每吨的总成本为2027美元。在此期间,尽管现货溢价出现了上涨,但是铝的整体成本已经下降了7%。这说明LME的辩解并不无道理。而且,从《金属通报》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10年2月,底特律仓库被高盛控股之前,其库存已经处于很高的状态。有市场分析师认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金属需求下降,北美的铝生产商将LME作为最后的“救命稻草”,他们将现货注册进入交易所供空头持有者交割,大型生产商的现货流入LME的仓库。
一周之内受到两次诉讼之后,LME的母公司港交所8月7日在其官网上表示,诉讼程序仍处于初步阶段,根据LME管理层的评估,该诉讼案毫无法律根据,LME将积极抗辩。
面对来自美国国会、监管层和终端用户的批评,高盛发表声明提出数项措施缓解其仓库的排长队问题。高盛表示,已经联系了终端消费用户,只要他们需要,就会用实物铝来交换他们正在排队的仓单。高盛表示支持LME提出的削减排队长度的方案,尽管这一改变可能会减少其仓储业务的利润。此外,高盛还支持美铝提出的建议,让LME公布“交易商仓位情况”报告来追踪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的仓位情况。曾任大宗商品交易员的高盛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加里·科恩说:“如果消费商不能拿到金属现货,那么我们会感到非常惶恐,我们不相信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消费商拿不到货的情况。”
另外,高盛也认为诉讼缺乏法律依据,其将积极抗辩。摩根大通认为诉讼没有根据,嘉能可的发言人则不予置评。
消费商的疑虑
历史悠久的LME被认为是“最后一个”现货市场,在供给紧缺或供应过剩的时候是生产商和消费商青睐的“去处”,但过去排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LME行使这一“职能”。此次LME推出新方案,给消费商带来了利好消息,消费商们“久旱逢雨”,尽管这雨来得有点迟。在这一番争论中,无论是哪一方获得胜利,只要最终LME仓库得以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大宗商品市场保持健康、公平,便是这个市场最大的胜利。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