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淀佐院士:选矿,不留神就一辈子

2013年08月20日 14:19 914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不拘一格降人才”
  1985年,王淀佐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时,一改五六十岁才有资格评教授的惯例,破格提拔了一批年轻人。当年被他培养的年轻研究骨干,后来都成长为院、校级领导,成为我国选矿事业后进的优秀人才。
  “言教不如身教。”王淀佐说,自己反复帮博士生修改论文,一块探讨,在与年轻人交流中共同成长。
  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的张少明感慨,没有王淀佐当年的破格提拔,院里的领导班子不会像今天这样年轻有为。
  “弱冠年华渡楚江,皓发苍颜返旧邦。”1992年,王淀佐离开中南大学,出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任院长期间,王淀佐打破论资排辈的晋升传统,有研总院一批年轻有为的科研人员得以破格提拔。
  张少明介绍,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近一半的领导,是王淀佐任院长期间提拔起来的。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王淀佐一贯的用人作风。
  学习选矿专业的,农村学生比较多,不少学生家庭比较困难。在中南大学支持下,以王淀佐命名的“王淀佐奖学基金”进入筹备阶段。该基金设在中南大学,奖资面向全国,每年将有上百位本科生从中受益。
  去年,王淀佐患上脑溢血,卧病在床的他,仍念念不忘我国的选矿事业。
  “我国的铝土矿资源不好,要是能从20亿吨煤灰里面提出铝来,变废为宝,铝矿就不需要进口了。”王淀佐打电话叫来自己的学生,提醒他们要做好这方面的研究。
  “我最大的梦想是把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搞上去。”老人如此描述自己的中国梦。

[1] [2]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