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型方案改变世界造船业格局
2013年08月08日 9:33 4161次浏览 来源: 新华网 分类: 相关新闻
规模世界第一的中国船舶工业未来若干年内将会发生新变化:落后及过剩产能被逐渐关闭,生产要素流向高端领域——中国在世界造船业格局中不仅占据数量优势,也会显露技术优势。
造船业融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于一体,产业链极长,是一些世界工业大国、经济强国竞争激烈的工业领域。
中国国务院日前印发《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强调着力改善产品结构、提升技术结构、优化组织结构、调整布局结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船舶信息中心主任李彦庆表示,方案是针对中国船舶工业发展中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问题,以建设造船强国、海洋强国为战略目标所提出的。
2010年,中国在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三大指标上全面超越韩国,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但是,高端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制造仍然为日本、韩国等掌控。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1-6月,中国前述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9.1%、44、2%、43、1%。
然而,中国船舶工业长期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低水平重复投资、船用配套设备发展滞后、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进展缓慢等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中国船舶工业存在的上述问题特别是产能过剩矛盾空前加剧,产业发展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
2013年1-6月,中国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36%,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同比下降13.4%。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致使中国一些造船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被迫关闭部分车间并大量裁员。由于造船业集纳了大量信贷资金,这引发了业界对于金融坏账的担忧。成立于2004年的中国最大私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集团,设计年产各类船舶与海洋工程800万载重吨以上,发展目标可谓雄心勃勃。
该集团今年7月初的一份公告称:“全球造船业市场的需求持续下滑,新船舶价格未能回升。对于整个造船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已经收紧向造船商提供信贷融资额,不少船东延迟、重新磋商及拖欠造船商款项”,“上述因素对本集团近月的营运资金带来压力”。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