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有色国企谋划创新跨越发展
2013年08月06日 16:6 7336次浏览 来源: 江西日报 分类: 重点新闻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江西国有经济该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争当“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排头兵?
7月底,省、市国资委及省出资监管企业负责人齐聚井冈山,谋思路、促发展,就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推动江西国有经济创新型跨越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保障措施。
培植龙头:构建具有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国有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工业强省的主力军。有色金属、钢铁等支柱产业在江西有举足轻重地位。
江铜集团和江钨控股集团的销售收入占全省有色金属工业销售收入的43%,新钢集团钢产量占全省钢铁行业的40%。新钢、江铃、煤炭、建工、焦化等企业跻身省内百亿强企,去年全省13户过百亿元的企业中有8户是国有企业。然而,江西大部分国企处于产业链低端,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可以说,缺乏龙头企业的支撑,缺乏一批实力雄厚、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很强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作支撑,是制约江西国有经济发展升级的软肋。
“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龙头骨干企业要在全省发展升级中乘势而进,在全力打造自身升级版的同时,充分发挥在产业升级、创新升级、开放升级、管理升级中的引领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7月30日,省国资委党委书记陈永华在省出资监管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
省国资委提出,要优化资源配置,解决龙头企业资源占有率低、省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集中度不高和浪费严重等问题,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继续做大做强资源型国有企业,加速江西新型工业化进程。
科学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全力以赴保增长
保增长,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实现传统式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向管理要效益。
江西不少国企纷纷运用对标管理、精细化管理、扁平式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方法,减少“出血点”。不仅是向省内优秀企业对标,更和同行业最先进的企业对标,通过对标-诊断-整改-提升,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省建材集团以海螺水泥为标杆,建立了较全面的对标指标、管控和考核体系,在江西企业百强排名中由2006年的第50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23位,上半年,吨熟料成本和吨水泥成本分别下降47元、43元,降幅分别达20.6%、17.9%。
一些企业大力实施生产要素集中采购、成本倒逼、对标成本等措施,有效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新钢集团扎实推进降本增效工作,节约原材料采购成本12.5亿元;省煤炭集团深入开展“双增双节”活动,节约管理费用0.5亿元。
抱团发展,共同抵御风险,同样成为国有企业应对经济寒流的现实选择。省国资委将加强出资监管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形成区域协同和产业协同,拉动对钢材、水泥、煤炭、有色金属等主导产品的需求。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