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环境问题引爆监测仪器市场

2013年08月06日 14:39 430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问题,从地下水污染、雾霾天气、光污染等不断地发酵中,引起人们的关注。近些年,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投入很大,一直以来,人们大多把污染环境仅当作一个缺德、无良的行为,正是在这种思维定势下,很多人、很多企业在污染环境时,顶多也不过是受到了良心的谴责。环境监测仪器开始崛起。
  国内环境问题一直持续发生
  地下水污染、雾霾天气、生活垃圾泛滥等环保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人的正常生活。有问题的地方便有机会,与这些环境问题相对应的,便是治理领域的潜在机会。
  在环境行业分析师们看来,2013年乃至以后的几年,在固废处理领域、污水处理领域、大气防治特别是脱硝领域以及土壤修复领域都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在2012年度首届金牌分析师评选准确度排行榜夺得公用事业行业前三甲的两位分析师,则一致地看好做再生水的碧水源、固废处理的桑德环境。
  一直以来,人们大多把污染环境仅当作一个缺德、无良的行为,正是在这种思维定势下,很多人、很多企业在污染环境时,顶多也不过是受到了良心的谴责。而由污染导致的滚滚利润,又会很快将这些良心谴责冲到九霄云外。
  事实上,污染环境早已进入《刑法》的管辖范围,之所以很多人不清楚,盖印环境污染罪的定罪门槛很高,并且时至今日,并没有一个典型案例能够起到广而告之、以儆效尤的作用。此番两院出台的新《解释》,大大降低了污染环境罪的定罪门槛,对于饱受污染之苦的公众而言,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好事。
  近些年,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投入很大,但是,由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加之一些地方政府紧盯GDP不放,不顾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上马项目时疏于对环境的保护,使我国环境治理面临更大的压力。“蓬莱油田溢油”“血铅超标”等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更是环境危机加剧的突出体现。
  严惩环境犯罪,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如今,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严惩环境污染犯罪,不仅顺应了环境保护的大势,也顺应了公众对环保的新期待。正因为如此,新规定降低环境污染定罪门槛,收获舆论一片叫好之声。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