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矿产将带动稀有金属快速发展
2013年08月06日 11:1 5198次浏览 来源: 理财周报 分类: 有色市场
“城市矿产”,这词听起来有点儿悬。但是,你没有听错,变电子垃圾为矿产的时代将要来临,这来源于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的开采利用。
本文中新材料科学研究,主要对特种金属功能材料中的稀有金属和其他功能合金这两种材料,结合洛阳钼业、东方锆业、中材科技、格林美这几家公司的产业链进行深入分析。
据分析,在稀有金属和功能合金两大行业的公司,都在不断建立自己的产业链,并取得一定成绩。在这条产业链条上,技术与创新尤其重要,但是市场的需求又对新材料行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稀有金属:建设一体化产业链条
依据工信部《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国将积极发展钼钨材料、钽铌材料、核级稀有金属材料及稀贵金属材料四大方面,其中涉及到的稀有金属有钼、钨、锆、钽、铌等。
根据公开资料,我国的钼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均居全球前列。目前世界钼矿储量最大国家是中国,占世界总储量的39.1%,其次是美国,占24.5%。2012年,我国钼精矿(折纯钼45%)累计产量为27.70万吨,同比增长16.93%。
中国近80%储量集中于河南、陕西和吉林三省,其中河南的储量占国内总储量的近40%,且主要位于洛阳。从具体公司来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的洛阳钼业占据强有力的地理优势,是国内最大、世界领先的钼生产商之一。2012年全球钼产量约为4.9亿磅,洛阳钼业钼产量折合约为3363万磅,约占全球总产量6.9%。
“资源优势增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一位从事化工和资源行业研究的分析师表示,“洛阳钼业的三道庄钼钨矿属于全球最大的原生钼矿田——栾川钼矿田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第二大白钨矿床,资源禀赋好,且适合露天开采,开采成本低,盈利能力强。”
与其他稀有金属相关产业相同,钼产业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紧密相连,公司业绩受下游产业发展影响较大。
“对于稀有金属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它的特殊应用与功能。”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邱万奇教授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稀有金属的开发是针对于市场的需求,脱离需求的开发是没有意义的。”
目前,全球约75%左右的钼产品以氧化钼或钼铁等钼炉料形式应用于钢铁业。海通证券钢铁行业高级分析师刘彦奇认为,钢铁行业的低迷直接导致主要应用于金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工具钢等特殊钢生产的相关钼产品的价格下降。河南栾川45%钼精矿市场价从2325元/吨,近日跌至三年来历史低点1365元/吨,跌幅超过40%。
与洛阳钼业相比,同属稀有金属新材料行业的东方锆业(002167.SZ)在一体化产业链发展方面则走得更远。
东方锆业是专业从事锆及锆系列制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与洛阳钼业相似,同为国内稀有金属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我国锆矿资源稀缺,庞大的消费需求主要依赖进口来满足,近年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给各锆生产单位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业内人士表示,“在所有小金属中,锆为中国稀缺品种,而该行业特征为‘两头小,中间大’。即上游原料80%依靠进口,下游深加工环节80%出口。”
面对上游原材料稀缺,下游深加工技术水平有限的行业局面,东方锆业致力于在产业两端稀缺环节进行自身拓展,即市场最为关注的澳大利亚矿产收购进展情况与核级锆生产线的研发进度。
2012年12月,东方锆业控股子公司铭瑞锆业Mindarie C项目已经顺利投产。该项目预计年产锆矿2.5万吨。项目的顺利投产,可以满足公司自身生产的原材料需要。
2012年8月,东方锆业全资子公司澳洲东锆完成了对澳大利亚WIM150项目顺利收购。根据公司2013年7月30日发布的项目进展报告,WIM150项目矿区拥有16.5亿吨3.7%的重矿物,重矿砂中含锆20.7%。根据储量数据和采矿率,这个项目预计寿命期将超过50年,设计的开采规模大致是铭瑞锆业目前开采规模的3倍。
另一方面,东方锆业积极发展下游深加工环节,中核集团入住东方锆业,使得公司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参与到中核集团核级锆产业体系建设。
2012年,公司合资子公司朝阳东锆实现了对朝阳百盛海绵锆相关资产和业务的收购。通过将自有技术与原朝阳百盛的技术进行整合。公司目前拥有年产450吨工业级海绵锆及150吨核级海绵锆生产线,并正在新建年产1000吨核级海绵锆生产线。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