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1%
2013年07月29日 10:4 8798次浏览 来源: 国家统计局 分类: 重点新闻
宏观分析
工业企业脱困更需研发品牌等内生动力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83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与前几月相比增速大幅下滑。专家认为,工业利润增速放缓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减缓、单位成本和费用增加等有关,工业企业亟待改变传统粗放盈利模式,加强内生动力,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长远发展活力。
工业利润向好但增速放缓
分行业来看,今年上半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比1至5月份减少3个。工业企业主营活动利润下降主要受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个行业利润下降影响,这3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合计减少253.1亿元。
梳理历月数据发现,从2012年10月开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月同比增速上升,今年前两个月,同比增速一度达到17.2%,但随后出现下滑的趋势。其中,6月份利润总额增幅下降对上半年整体增速放缓造成较大影响。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认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减缓,原材料购进价格下降收窄幅度大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收窄幅度,单位成本和费用增加以及同期对比基数相对较高等是造成6月份工业企业主营活动利润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工业企业面临双重困境
尽管今年以来,国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利润持续增长,但增速近期有所放缓,企业仍普遍面临出口市场不景气、产能过剩现象未能有效缓解等内外双重困境,一些行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部分企业利润持续下滑甚至亏损。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罗仲伟说,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依然很大,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硬性约束越来越强,这是工业企业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会面临的挑战。
产能过剩仍是目前国内工业企业面临的阶段性难题。以钢铁产业为例,企业盲目上马新项目和扩大产能带来的弊端已深刻反映到市场上,今年上半年全国产钢3.89亿吨,占世界总量的49.4%,钢产量增长大于需求增长造成钢材积压,钢材价格回到20年前。
山东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冰认为,持续供大于求的格局容易造成市场偏弱,未来化解产能过剩的任务仍然紧迫,在一段时期内工业企业仍将处在去产能化的阶段。
经营形势逼企业加速转型
并不乐观的经营形势倒逼企业降低成本、加速转型,而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减税、简政放权等调控政策,也推动一些行业摆脱以往对刺激政策的依赖,走出艰难困境。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认为,工业企业应适度放缓发展速度和扩张规模,将调整内部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作为重点工作,并适时向新兴产业和服务行业靠拢。
罗仲伟认为,部分工业企业长期依赖政策的刺激,在发展方向和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短视的现象,有政策就动一动,没有政策就观望,缺乏发展的长远内生动力。“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必须有更大的耐心和更长远的眼光,踏踏实实地加强技术研发,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和品牌建设。”罗仲伟说。
罗仲伟等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应为工业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通过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减少因政策垄断因素造成的行业暴利,改善投资环境,让企业有长远发展的预期。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