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国家级矿产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纪实
2013年07月26日 9:57 10122次浏览 来源: 国土部 分类: 重点新闻
将资源吃干榨尽
在已经复绿的堆浸场上,一块4米多高、镌刻着“铜金及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天然巨石赫然在目。
自从被确定为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起,紫金人更加看重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得到了前来参加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中期评估的领导、专家们的充分肯定。
根据要求,示范基地建设主要包括三大目标:加大资源综合利用规模,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绿色矿山。围绕这些目标,紫金示范基地在低品位金矿及含金废石综合利用,低品位铜矿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整治,绿色矿山建设三方面建设“三大工程”。截至今年6月底,示范基地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6.07亿元,其中,2.8亿元为财政资金, 13.27亿元为紫金矿业自投资金。
目前,他们已提前完成中期目标。采访时,记者看到一份紫金公司“中考”成绩单:通过工程建设和工艺流程优化,共盘活金金属量14.4吨、铜金属量2.93万吨、银金属量28.8吨;两年来从铜浮选尾矿中共回收硫元素量10.3万吨、铁金属量7.3万吨;利用金矿尾矿制砖142万块,充填采空区26.93万立方米;加强示范基地周边找矿,新增铜金属量56.43万吨、钼金属量7.14万吨。环境整治及绿色矿山建设工程于去年底已基本完成,矿区绿化工作正逐年推进。铜尾矿明矾石浮选工艺研究已获突破,明矾深加工试验研究进展顺利,石英砂生产微晶玻璃、玻璃纤维、硅肥的试验已经成功。
有投入才会有收获。在科技创新上,紫金矿业一是“敢投入”,科研经费投入稳定在销售收入的5%以上,项目设立均围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进行;二是“善投入”,科研项目的设立,均以破解制约生产的问题为目的,实现了科研与生产的无缝对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国家级示范基地,紫金矿业在行业管理部门的支持下,编写了《含金矿石全泥氰化浸金试验技术规范》、《金矿石磨矿功指数测定方法》、《氰化堆浸提金工艺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炭浆提金工艺金回收率计算方法》、《金和合质金熔铸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等5项黄金行业标准,现已通过专家审定,对于提升我国低品矿产资源的水平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把绿色铺满矿山
今年6月底的一天,在紫金山铜矿办公楼前的汀江观景大道上,上杭县钓鱼协会主办的库钓接力赛圆满结束。50名选手经过几天竞技,共从汀江钓获295斤不同种类的野鱼,其中就有以对环境要求苛刻而著称的黑脊倒刺鲃。而在钓鱼比赛场地的背后,就是紫金山铜矿的选冶车间,再往上就是规模巨大的生物提铜堆浸场。
这次钓鱼比赛,无疑给紫金矿业“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资源开发理念,提供了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注脚。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