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设低碳都市绿色新型城镇
2013年07月22日 9:44 4104次浏览 来源: 重庆商报 分类: 相关新闻
昨日上午,江津滨江新城,工程车来来往往,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现在是个大工地,但是到2016年,这里将是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分别达12平方公里、10万人的新城。”江津滨江新城管委会负责人介绍,鼎山长江大桥通车,连起对岸的江津老城,“滨江新城可以说是城镇化建设的一个典范”。而在离江津80公里外的南川区,今年4月启动西部风情小镇建设。
今年上半年,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牢牢把握“以人为本、城乡互动、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绿色低碳、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和集群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由规模扩张,向扩容提质并重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努力实现人、城、产业和环境各方面的协调推进,共融共生,努力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以人为本 公租房竣工1315万平方米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配套设计了土地、社保、教育、卫生等一系列政策,保证了“人的城镇化”平稳有效。
昨日傍晚,在鱼复园区某企业上班的陈军下班后,来到鱼嘴镇堰坪村的公租房转转。
记者从鱼复园区了解到,鱼嘴公租房项目总占地约160亩,总建筑面积约38.9万平方米,房屋精装修已完成90%,水、电、气、景观绿化等配套工程已进场施工,公租房申请及配租即将启动,8月即可交付使用。
“我已报名申请了,如果能够配租,以后就在家门口上班。”陈军对此充满了期待。
重庆市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十大城市片区完成投资135亿元,开建房屋169.4万平方米,完工160万平方米。到目前,全市公租房累计开工4475万平方米、71万套。其中,达到住建部确定开工标准的有3271万平方米、52.6万套;竣工1315万平方米、21万套。
“在城镇化工作进程中,不仅要保证老百姓有房住,还要让百姓住得安心。”市城镇化办副主任、市城乡建委主任助理张其悦介绍,今年上半年,主城区危旧房和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已累计分别完成改造1373万平方米、234万平方米,分别占总计划的94.3%、100%。
同时,重庆市启动农民新村示范点98个,启动改造农村D级危房1.7万户,竣工农民新村示范点2个,完成改造D级危房0.7万户。
基础设施 半年投134.5亿修城市道路
城镇化质量的好坏,与城市承载能力的高低紧密相关。而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6月26日,江津鼎山长江大桥通车。当天,华岩隧道和高家花园复线桥同步开工。
受益的,不仅是江津。华岩隧道通车后,不仅将推动璧山、江津融入主城,整个渝西片区都会跑步进入主城。
而高家花园复线桥更将为主城最大的堵点高家花园大桥注入一针强效“缓堵剂”,在江北与沙坪坝之间再添一条畅通路线。
6月26日当天,总里程86公里的33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集体开工或竣工。
今年上半年,我市城市道路投资达134.5亿。同时,轨道交通投资46.6亿元,新开通6号线支线12.1公里,65公里在建项目快速推进。第二轮规划建设的138公里线路正抓紧BT合作谈判或招投标工作。
“城镇化建设,不仅是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人口进城后的一系列问题,交通首先要面对。”张其悦表示,随着城镇人口增加,为老百姓生活出行“疏堵”迫在眉睫。“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四小时重庆"和"八小时周边",主城"五横五纵一环五联络"快速路网也基本形成,路网密度由直辖前的4.6公里/平方公里增至目前的5.7公里/平方公里。”张其悦介绍,道路交通建设对城镇化建设的好处还包括带动城乡就业、促进经济稳增长、消化过剩产能,同时也助推周边区县的城市化进程。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