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污染源信息9月开始陆续公开

2013年07月19日 9:8 728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对话
  “政府部门不能踢皮球了”
  新京报:你怎么评价环保部就污染源信息公开的要求?
  马军(民间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我们看到了很多内容,有整整31项,较为全面。我们之前给各地方进行污染信息公开程度评价时,曾经列出了行政处罚、强制清洁生产、排污费、环境执法、限期治理等指数。现在看,这些要求和我们所呼吁的都很接近。希望污染源信息公开是全面的、及时的、完整的、用户友好型。
  新京报:你觉得公布信息的主体应该是政府还是企业?怎么理解“谁获取谁公开、谁制作谁公开”的原则?
  马军:根据现在的通知,就是要求环保部门有责任进行公开。之前,有很多部门,包括环保部门中的不同处室都愿意获取这些数据,但到了要公布的时候就踢皮球。现在这条原则就很清楚了,谁获取了这些信息,就有责任公开,就环保部门而言,可能多数情况下是办公厅接收的信息,那现在就要负责信息公开的事情。
  新京报:你觉得这些信息公开了之后,会带来怎样的改变吗?公众和环保组织该如何去关注这些数据?
  马军:有了企业的排放数据后,如果有不良记录,在采购、信贷、上市、兼并、扩张等方面会给它带来不同方面的影响,这也是对污染企业形成压力。
  我们从PM2.5数据公开上已经看到,信息公开产生了雪崩效应,通过信息公开,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大家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污染源信息公开也是这样,只有公开了之后,大家才能识别污染源头在哪儿,推进减排,毕竟只有减排了,才有蓝天。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