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企“走出去”规避风险成必修课
2013年07月18日 16:8 9045次浏览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分类: 重点新闻
规避风险成“必修课”
随着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和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矿产资源型企业“走出去”开发海外资源已是大势所趋,我国也急需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政策支持体系,为企业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提供安全保障。
记者了解到,为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不少配套政策,涉及资金支持、金融保险、外汇管理等,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至今还没有制定一部系统的对外投资法律文本,在财税、融资、信用担保等制度制定方面缺乏系统性的顶层设计。行业专家对此建议,可建立对外投资合作境外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制定相关部门具体落实和配套实施的有关措施,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建立自身安全风险评估控制机制,防范投资风险。
同时,矿业投资必然伴有风险,特别是境外矿业投资,除传统的地质条件、资源情况等自然风险外,项目所在国的政策变化、政局变动等政治风险同样不容小觑。据李玲介绍,近年来进行境外矿业投资的多为大型国有企业,如2008年中国铝业联合美国铝业以140.5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12%股份、2013年中海油以151亿美元现金收购尼克森等,但矿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因涉及到主权和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问题,政治敏感性较强,大型国有企业投资时往往面临一定限制。“国有企业因其体制、决策机制等诸多原因,反而缺乏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容易错失交易机会”。
此外,由于目前我国相关机构对境外投资企业的资金筹措和贷款担保限制过多,削弱了企业境外投资的融资能力。同时,因为中国企业境外资源开发起步较晚,企业应有的国际融资资信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当前企业境外融资的难度及成本较大。再加上矿业投资本身所需资金量大,投资周期较长,“因此,规避风险成为境外矿业投资的‘必修课’”。李玲表示。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