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价或迎新机制下最大涨幅
2013年07月16日 9:9 1262次浏览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类: 相关新闻
尽管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持续存在,但油价可能在7月19日迎来今年3月新定价机制实施以来的最大涨幅。多家机构预计,按照当前国际油价走势,成品油调价窗口19日将再度开启,上调幅度在每吨200元左右,最高可达每吨300—350元。
调价几无悬念
7月初以来,受埃及局势动荡和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数据向好的影响,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纽约WTI油价较6月底上涨9.7%,布伦特油价涨幅达6.5%。新华社石油价格系统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12日一揽子原油平均价格变化率高达5.01%。新华社分析师认为,按照目前情况,成品油19日可能迎来3月份新定价机制实施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上调。
隆众石化网成品油分析师司斌认为,目前国际原油市场难有新的利好消息注入,本周油价回调的预期较强,鉴于此前堆积的一揽子原油平均价格变化率足够高,国内成品油价格19日上调的可能性很大,预计上调幅度在每吨200元左右。此外,近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官员关于QE的表态不一,预计近期原油依然会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金银岛分析师韩景媛认为,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19日开启,上调幅度将不低于200元/吨,这将刺激下游市场的追涨心态。
改革应考量国内供需
尽管成品油价格19日上调几无悬念,但国内成品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基本面与涨价在事实上脱节。纵观今年以来的几次油价上调,大多与需求状况背道而驰。
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成品油2160万吨,同比增长6.8%;累计出口成品油1470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3.9%。分析人士表示,今年我国汽柴油总体供大于求,导致进口减少,出口增加。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发改委近期约谈部分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了解国内成品油市场情况,研究下半年成品油供需变化趋势,其用意就在于缓解国内供需不均衡以及油气的高库存压力。
6月22日,成品油价实现新定价机制实施以来的第二次上调,当时100元/吨的涨幅与冷清的油市形成反差。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晴表示,现行定价机制与国际原油价格可谓“贴面而舞”,但对国内下游市场的供需情况考虑不足。目前国际原油的金融属性渐成价格的主导因素,而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7.1%,国内的能源安全会受到影响。“加入对国内市场供需的考量,将是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下一次改革的重点。”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