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出炉 增速放缓“倒逼”结构调整
2013年07月15日 14:55 1138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央行强调维持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市场对未来流动性的预期由松向紧转变。”他指出相比一季度表现,二季度经济仍处弱势徘徊阶段。从“三驾马车”来看,出口在外部环境没有大的冲击下将挤出水分、回归真实,投资受制造业低迷影响略有下滑,消费增速受高端经营向中端转变的支撑稳中有升。
新华都首席经济学家、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长期来看,处于转型升级期的中国经济,短期内还看不见往日的蓬勃向上。今年上半年并未延续上扬走势,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尤其是二季度以来一系列指标显示经济的复苏乏力,今年中国经济下行幅度超出此前预期,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约为7.5%-7.6%,呈弱增长的平稳态势。总体来看,投资和消费将会相对平稳,出口会逐渐回落。
在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经济增长将延续偏弱态势。从需求面来看,PPI通缩背景下制造业的固定资产和库存投资增速将继续下滑;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将因为整顿影子银行而在资金来源方面受到影响。虽然消费增速将稳中有升,但是难以抵消投资、库存和出口的放缓,总需求仍将继续放缓,拖累生产增速放缓。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从经济数据看,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形势表明,放缓已成定局。
郭田勇表示,对于一个转型经济体而言,从短中期来看,中国经济出现下滑趋势,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已步入一个新的增长期。
郭田勇认为,中国经济高增长期已经结束。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总量基数较低及人口红利,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不受严格约束。中国经济呈现9-10%快速增长,甚至超过10位数增长,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及机构调整,及对环境与资源所做的特殊要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高增长期已经结束。
郭田勇表示,未来,中国经济将更注重增长方式和质量,注重内涵式增长,依靠经济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扩大内需等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整体来看,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处于七上八下阶段,比7要高,比8要低(7-8%区间)。
郭田勇认为,随着新的一轮经济机构调整,改革红利释放,从经济增长的内涵来看,中国经济将更加扎实和健康。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