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行业面临危机

2013年07月12日 14:49 141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市场

  由于短期内市场需求无法改善,银行信贷收紧,越来越多的多晶硅企业倒闭停产,多晶硅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多晶硅行业来说,应该有效阻止国外倾销,加快促进国内市场应用逐步解决市场结构失衡问题。
  据中国有色金属(3508.35,-94.760,-2.63%)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研报称,目前内地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4家勉强维持开工,且产能利用率均已降至不足30%,上半年多晶硅价格继续呈下跌趋势。业内人士称,下半年若无明确利好政策出台,加之银行信贷收紧,多晶硅行业将面临发展危机。
  虽然,6月以来,多晶硅料国内市场价格企稳运行,国际市场价格小幅上涨。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了解,6月中旬,国内多晶硅一级料主流报价在110~130元/公斤,均价120元/公斤;国际太阳能级多晶硅现货报价在16.25~18.5美元/公斤,均价16.63美元/公斤。但是硅业分会预计,下半年多晶硅价格仍将维持低位运行,且低于企业的成本水平。对外多晶硅“双反”反制措施如不出台,占据国内市场份额近8成的进口多晶硅仍将以低价进一步冲击国内市场。加之市场需求短期内无明显改善,银行信贷避之不及,国内多晶硅企业将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
  根据硅业分会发布的研报显示,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为2.8万吨,同比下滑23.6%。上半年多晶硅现货价格基本维持在13万元/吨的水平,同比下降4.2%,延续去年以来的跌势。国内2.8万吨的产量中,保利协鑫下属的苏中能一家产量就超2.2万吨,占国内总产量78.6%,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企业上半年没有供应量。据了解,已投产多晶硅企业43家,其中仅剩6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如果考虑已经关停的企业,国内整个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不足30%。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受我国拟对欧美韩三国多晶硅“双反”利好预期影响,不少企业原计划开工生产,但因“双反”预期一再推迟,严重打击了各企业的信心,开工计划就此搁浅。长期停产的多晶硅企业,生产系统容易锈蚀,恢复生产的技术和资金难度大大增加,生产系统甚至有报废的危险。
  硅业分会的相关人士表示,下半年多晶硅价格仍将维持低位运行,且低于企业成本。对外多晶硅“双反”反制措施若不出台,佔内地市场近80%的进口多晶硅,将以低价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加之市场需求短期内无明显改善,银行信贷收紧,我国多晶硅行业将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对多晶硅行业来说,目前最期待的利好预期有两方面:一是有效阻止国外倾销;二是加快促进国内市场应用,解决市场结构失衡问题。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国外多晶硅占中国市场份额已高达75%,且外商靠低价倾销进一步扩大在华市场份额的趋势愈演愈烈。多晶硅双反裁决如迟迟不能出台,则国内多晶硅企业很难获得喘息的机会,仅剩的几家企业亏损维持生产也支撑不了多久。此外,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光伏应用的政策,但落实艰难,严重影响企业投资回报周期,大大削弱了政策促进的效果。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