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07月10日 11:6 2335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欧洲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简称IMF周一向欧元区官员发出警告称,在经济衰退长期持续之际停止针对危机采取应对措施,欧元区的金融和经济困境有可能再度加剧。
  IMF警告称,官员面临欧元区修复进程停滞的风险,这可能会令经济再度急剧下滑。
  IMF在其对欧元区的年度经济评估报告中表示,欧元区内部的离心力依然较强,正在拖累所有国家的经济增长。
  还称,尤其是青年人失业率处于纪录高位,可能会对潜在经济增长和改革(包括欧洲货币联盟架构进一步发展)获得的政治支持造成长期破坏。
  IMF称,这就需要迅速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包括欧洲央行(EuropeanCentralBank)加大支持力度、尽快建立银行业联盟,以及通过欧元区救助基金对薄弱的银行进行资本重组。
  协调一致的积极行动或有助于促成欧元区迫切需要的经济增长。失业率继续刷新纪录高点,尤其是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受到严重冲击的国家。
  IMF称,另一方面,毫无章法的解决方式可能会进一步削弱信心,使欧元区容易受到新的不利因素的冲击。
  IMF称,应加速推进已提出的建立银行业联盟的改革措施。该机构正在推动关闭失败银行的统一机构,称建立这样的单一清算机构至关重要。任何将部分权力留在国家层面的让步都附带重大风险,包括银行与国家财政保持恶性循环,以及制造潜在的利益冲突。
  目前困扰欧元区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小型企业无法以可负担的利率借款。
  IMF表示,欧洲央行应通过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措施来刺激需求;进一步下调政策利率(包括负存款利率)将提振欧元区的需求,缓解通货紧缩压力。
  另外,欧洲的央行还应采取其他可动用的手段,例如提供旨在帮助中小企业的新长期信贷,或者直接购买私营部门资产。
  IMF称,欧元区政府还应该准备在对银行的资产质量评估完成时,使用欧元区救助基金对薄弱的银行进行资本重组。IMF官员一直敦促欧洲央行加快银行业资本重组,警告称任何耽搁都将进一步削弱经济增长前景。


  ◆法国:
  法国财政部周二(7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法国1至5月财政赤字仍然高于去年同期,财政收支均有增长但收入增长较支出增长乏力。
  数据显示,法国1至5月财政赤字录得726.39亿欧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8亿欧元。
  其中,财政支出增长98.75亿欧元,至1693.59亿欧元;增幅为6.2%;而财政收入增长64.05亿欧元至1175.70亿欧元,增幅为5.8%。


  ◆英国:
  英国5月商品贸易帐赤字84.91亿英镑,赤字规模较上月小幅扩大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周二(7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5月商品贸易赤字较上月小幅扩大,当月进出口均较上月上升。
  具体数据显示,英国5月商品贸易帐赤字84.91亿英镑,预期赤字84.7亿英镑,前值修正为赤字84.30亿英镑,初值赤字82.24亿英镑。
  5月,商品出口256.33亿英镑,前值修正为255.29亿英镑;进口341.24亿英镑,前值修正为336.89亿英镑,初值为334.32亿英镑。
  当月石油出口上升27.2%,创2002年9月以来最大升幅。
  5月,英国对非欧盟国家商品贸易赤字40.93亿英镑,前值修正为赤字34.28亿英镑,初值为赤字34.14亿英镑;对欧盟国家商品贸易赤字43.98亿英镑,前值修正为赤字50.02亿英镑,初值为赤字48.10亿英镑。
  英国5月整体商品与服务贸易赤字24.35亿英镑,为2012年11月以来最大赤字,前值修正为赤字20.73亿英镑。
  5月服务贸易盈余60.56亿英镑,前值修正为盈余63.57亿英镑,初值为56.45亿英镑。


  英国5月工业产出与制造业产出降幅均超预期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周二(7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5月工业、制造业产出降幅均超预期。
  数据显示,英国5月工业产出年率下降2.3%,预期下降1.5%;月率录得持平,预期增长0.2%。
  而工业生产中占比最大的制造业产出5月下降2.9%,预期下降1.6%;月率下降0.8%,预期增长0.3%。
  英国统计局指出,按年对比,工业产出分项中,制造业和矿产行业产出均录得较大降幅;而制造业的降幅则来自工业设备,橡胶、塑料及其他非金属制品,以及基本金属及相关产品。
  按月对比,制造业中制药行业医药设备,基本金属和相关产品,以及电脑及其他电子产品产出录得下滑。

[1] [2] [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