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07月05日 11:48 2261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英国:
  英国6月Halifax房价指数月率上升0.6%
  英国抵押贷款机构Halifax周四(7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6月Halifax房价指数月率增幅及年率增幅均超预期,年率创近三年来最大。
  数据显示,英国6月Halifax房价指数月率上升0.6%,超过升0.4%的预估水平;年率增长3.7%,亦好于增3.6%的预估。


  英国央行将利率维持在纪录低点0.5%不变
  英国央行(BOE)周四(7月4日)宣布,将利率维持在纪录低点0.5%不变,本次利率决议是新任行长卡尼(MarkCarney)接过金恩(King)衣钵后第一次在MPC委员会上就是否扩大量化宽松投上“神圣”一票。一改金恩不予置评的风格,此次英国央行在会后发表了声明。
  市场此前已经预期此次会议不会调整利率,因此会议结果没有令市场感到意外。但分析人士表示,央行认为利率上升将损害经济复苏。言下之意,在经济复苏到足够强劲之前,英国央行不会考虑收紧货币政策,导致英镑遭受全面抛售。
  英镑/美元盘中暴跌近160点,自1.5260附近大幅下挫至1.5107水平。欧元/英镑上破0.8600关口,最高触及0.8613水平。英镑/日元跳水至150.60水平。
  英国央行并维持量化宽松总额于3,750亿英镑不变。
  英国央行表示,短期内英国CPI料进一步上升通胀应进一步回落至目标水平,过去几个月的数据很大程度上与5月GDP和CPI预估一致。
  市场利率方面,英国央行称,市场利率若大幅上升,将会给上述的展望带来压力,投资者预期利率上升并不是出于对经济复苏的乐观判断,利率上升可能打压经济复苏。
  加拿大皇家银行(RBC)首席欧洲区经济学家表示:“我并不认为目前存在采取激进措施的紧迫需求。我确实认为卡尼需要尽快采取行动,但是他没有必要在周一刚刚上任后就在周四采取行动。现在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其他人站在他这边。”
  英国央行6月最新的会议纪要显示,6月会议在增加资产购买方面仍存分歧,委员以6:3的投票维持量化宽松规模不变,谨慎观察市场对美联储可能缩减刺激措施的迹象的反应。
  随着经济暂时好转,英国央行行长金恩(King)的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决定维持政策不变,尽管他呼吁增加250亿英镑的量化宽松规模。所有委员以9:0,一致投票同意维持指标利率0.5%水平不变;金恩、迈尔斯和费舍尔投票支持增加资产购买250亿英镑,至4000亿英镑,他们认为更多刺激将促进产出,不会构成通胀。

  ◆意大利:
  意大利统计局(ISTAT)周四(7月4日)表示,意大利2013年第一季度公共预算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7.3%,高于2012年同期的6.6%。
  今年第一季度赤字扩大是由于整体支出的增加,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3%;收入则与去年水平相当。
  2012年第四季度,意大利公共赤字/GDP之比为1.5%。
  第一季度赤字数据通常高于后面几个季度,因为大部分的税务支付都在年内晚些时候进行。
  意大利统计局的数据与欧盟统计局认为的有效数据不同。意大利统计局的数据不包括财政部和地方政府债务互换操作的影响。这些操作将2012年赤字推高约20亿欧元,相当于GDP的0.1%。
  按照欧盟标准计算,意大利2012年赤字/GDP之比为3.0%,政府今年预算缺口占GDP的比重料为2.9%,略低于欧盟设定的3.0%的上限。
  意大利总理莱塔(EnricoLetta)在今年额外支出方面的回旋空间不多,额外支出或引起联合政府内部的关系紧张。莱塔此前已承诺将使赤字得到控制。

  ◆瑞典:
  瑞典政府周四(7月4日)上调了2013年经济增长预估至1.3%,暗示在其他国家对欧债危机感受强烈的同时,该国的经济弹力。
  瑞典政府表示,因经济从去年年底从大幅下滑中复苏,预估2014年瑞典经济扩张2.1%。此前对今明两年的预估分别是1.2%和2.2%。

[1] [2] [3][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