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外贸企业需在转型中重生
2013年07月01日 14:38 4753次浏览 来源: 国际商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今年以来,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大幅增加。然而,国有企业的表现却大相径庭,不升反降。专家表示,国企和民企在外贸方面的差距可能并不像数据上显示的那么大,不过民营经济在进出口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不争的事实。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民营企业进出口额达5356.3亿美元,同比增长41.0%,高于整体增幅30.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额为3017.1亿美元,同比下降4.4%。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国企和民企在外贸方面的差距可能并不像数据上显示的那么大,但有专家认为,更灵活、更敏捷的民企未来将在外贸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套利贸易”导致数据异常
“我想这次的数据还是和对港贸易有关系。”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昕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今年以来,“套利贸易”呈现增长趋势,而在刘昕看来,民营企业从事对港套利贸易的情况明显多于国企,因此,在外贸数据上有所体现。“外贸国企今年以来情况确实比较艰难,比如我们公司今年1~5月出现了5%左右的负增长。但是据我个人观察,国企不应与民营企业在外贸的增幅上有如此大的差距。”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刘旭同样认为数据异常与“套利贸易”有关。“最近我国外贸数据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港外贸中的套利行为。”刘旭认为,外贸数据中仍有水分需要被“挤出来”,民营企业中的水分可能更多。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6月18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指出:“这种所谓的‘套利贸易’虽然并非像有些媒体分析的那样是为了骗取出口退税,但如任其发展,对正常的经济秩序和对外贸易都是有害的。”他同时表示,商务部目前已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了对策,采取了措施,5月份的对港贸易中所谓“套利贸易”得到了遏制。
内因:国企反应不够敏捷
“民营企业对市场的反应更为迅速。”在刘昕看来,“国企有国企的优势,比如像我们这种大型的外贸企业,在跟单方面能力非常强。也就是说,我们的业务员可以从1个单做到10个单,但是从零开始拓展新客户的能力却非常有限。”
刘昕表示:“大有大的难处。庞大的体量、复杂的体制使外贸国有企业很难做到像民企一样随机应变。”他认为,在如今本来就不太乐观的大环境中,不能足够快就意味着被淘汰。产业转移、汇率风险,一切都要求企业作出快速的选择和判断。
上海华申进出口有限公司主任罗振伟认为,部分外贸国企需要进一步进行体制改革,解决应变效率问题。“我们是由制造企业转为外贸公司的,在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上海货’的品牌效应为我们赢得过世界范围的声誉,但如今上海外贸国企的管理模式并未跟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导致国企在一定程度上掉了队。”
刘旭认为,目前看来,民营经济在进出口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融资等方面还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困难,但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民营企业势必会以其灵活性赢得更多的订单。”刘旭表示,外贸民企的兴起将是未来的趋势。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