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电、水价资源产品价格怎么改?
2013年06月27日 10:2 5330次浏览 来源: 光明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6月21日,根据“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的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国内油价又迎来了一次新的调整。今年以来,我国成品油先后进行了6次调整。每一次调价都成为关注的热点。油价、气价、电价、水价,能源资源价格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牵动着消费者的心。不失时机地深化资源性商品价格改革,是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追求的目标。资源性商品价格为什么必须进行?怎么改才能真正赢得“掌声”?
为何“非改不可”?
“能源价格改革是一个老问题,从“十五”时期开始就提出来,每年都是经济体制改革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因为这是一个影响经济运转,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全局的大问题。”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董秀成进一步分析说,由于能源价格体系长期未理顺带来了一系列后果,较低的能源价格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不能通过价格机制产生节能减排的正向激励作用,油、气、水等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缺乏内在动力。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列举的一串数字很能说明问题:“十五”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十年增长2.2倍,对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我国GDP目前占世界生产总值不到10%,但能源消耗已达20%,能源排放的污染气体居世界之首,温室气体占世界总量的25%。单位GDP的能耗、污染排放和碳排放都过高。我国煤炭的年产量已达30亿吨,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符合科学产能的要求,多半产能达不到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生态的国际标准。“中国经济已走到了一个必须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杜祥琬说。
在2013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指出,要抓住当前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的有利时机,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逐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
“为什么能源价格改革强调多年,却进展缓慢,始终没有完全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所有能源资源都与民生密切相关,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直实行能源资源的低价政策,一旦改革就可能面临价格上涨,面临阻力。能源价格改革是一个难题。但再难,也必须要推进。”董秀成说。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