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有色金属及相关行业证券新闻一览

2013年06月21日 8:56 3302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上市公司

  政策与技术门槛有力“捍卫”景气化工新材料迎千亿市场空间
  宏观经济的低迷态势不能遮掩化工新材料行业的亮丽景气。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值将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率是同期GDP增速的2倍。
  传统基础化工行业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面临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难题,而化工新材料则在高技术壁垒和进口代替需求的拉动下,盈利水平不断上行。被业界誉为"中国新材料第一展"的2013中国国际新材料展览会,将于本月26日在北京召开,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将受到进一步关注。
  按照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预计,到2015年,我国化工新材料规划产值将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约为同期GDP增速的2倍;自给率将从2009年的约62%提高到2015年的约81%,到2020年超过90%,潜在进口替代的空间广阔。
  政策密集扶持 新材料加速发展
  近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办公室启动重点新材料新增专项论证,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已向发改委递交《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总投资估算金额200亿元,重点支持关键材料的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信贷支持,有利于新材料经营环境向好。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出现了若干从很小规模爆发式增长到百亿乃至千亿级规模的细分领域,其中涉及面广、与下游应用结合紧密的化工新材料,将成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技术壁垒保驾 盈利能力可期待
  化工新材料的高技术壁垒和进口替代需求,决定了其高附加值的特征。与传统基础化工低门槛、过度竞争的路径不同,化工新材料的共性特征是少批量生产、高技术含量,再加上需求的替代,行业盈利前景明朗,其中,彩色聚合碳粉、TLCP项目、高分子液晶材料是目前资本市场的关注热点。
  根据GENESIS 株式会社的调查,目前全球彩色碳粉市场规模大,需求总额超过500亿元,未来年均增速至少超过10%,预计2015年彩色碳粉市场比例将提升至31%,用量将达到6.8万吨以上。由于技术壁垒极高,国内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可生产彩色碳粉,产品单价达到每吨20万元,毛利率可超过50%,在市场需求增长和供给有限的情况下,行业维持高利润水平可期。
  TLCP(热致性液晶高分子材料)是具有刚性的全芳族链结构和特殊的凝聚态结构,被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汽车、机械、化工、医疗等领域,现在只有美国的Ticona、DuPont、Amoco公司和日本的Polyplastic、Sumitomo Chemical等少数公司能生产,而信息业中需求量最大的连接器采用TLCP,是促使其需求量大增的主因。目前全球TLCP年总产量约为5万吨。随着IT产业、电子工业向国内转移,由于技术门槛较高,目前TLCP生产主要被跨国公司垄断。
  普利特
  公司拥有1.3万吨TLCP项目产能,已试生产合格产品,并提供给用户试用,产品能满足用户要求。目前正在向安监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申请试生产验收,预计6月30日前能够完成验收。如果顺利投产,将能够以价格优势快速替代进口产品。
  另外,目前公司一款长玻纤增强PP材料已经批量用于华晨宝马全新宝马5系车型的仪表板骨架制造,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推广长玻纤增强PP材料在其他中高端车型上的应用。
  鼎龙股份
  公司是电子信息化学品龙头,主要从事电荷调节剂、显色剂和彩色聚合碳粉的生产和销售,其中,电荷调节剂和彩色聚合碳粉双双打破外资企业的垄断,呈现较强的创新能力。
  公司年产1500吨彩色聚合碳粉项目已投产,产品覆盖惠普、三星、利盟等打印机品牌,月销量30吨左右。
  另外,公司电荷调节剂年产能为1000吨,产品性价比突出。同时,公司通过收购珠海名图,有利于公司做大做强打印耗材产业。
  烟台万润
  公司液晶单体产能约为130吨,液晶中间体产能约为300吨,预计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液晶单体总产能约为150吨,液晶中间体产能约为450吨。募投600吨液晶材料改扩建一期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完建设工作。
  另外,公司超募资金投资的环保材料,"年产850吨V-1产品项目" 月初正式运行投产,据券商研报分析, V-1 产品用于废气治理,主要为国外客户定制生产,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市场容量将持续增长。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