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国际消息面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06月18日 10:46 1428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亚洲、东南亚经济:

  ◆韩国:
  韩国5月生产者物价指数连续第10个月下滑
  韩国央行(BOK)周二(6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5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连续第10个月下滑,显示需求仍然疲弱,尽管降幅低于4月。
  央行数据显示,5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率下滑2.6%,4月年率下滑2.8%,为2009年10月来最大同比降幅。5月PPI月率下滑0.4%,4月月率下滑0.3%。
  央行记录显示,农产品价格自2月以来领跌PPI,农产品价格年率下跌9.7%。

  ◆新加坡:
  新加坡5月季调后非石油产品出口月率下降1.1%
  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周一(6月17日)公布的显示,新加坡5月季调后非石油产品出口月率下降1.1%,上月为增长1.1%。
  此前接受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显示,新加坡5月季调后非石油产品出口月率料上升0.8%。
  新加坡5月非石油产品出口年率下降4.6%,降幅大于预期的0.2%,此前4月为下降1.0%。
  数据还显示,新加坡5月电子产品出口年率下降13.2%,药品出口年率则增长19.9%。
  
  ■澳洲

  ◆澳大利亚:
  美银美林将2014年澳大利亚GDP预期调至2.4
  在人们对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减速的忧虑持续的同时,紧跟高盛(GoldmanSachs)之后,美银美林(BankofAmericaMerrillLynch)周一(6月17日)也调降了澳洲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经济增长速度预估。
  美银美林将2014年澳大利亚GDP预期从2.9%下调至2.4%。
  不久前高盛也下调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速预期,并且警告其经济存在滑向深度衰退的风险。该机构将澳洲2013年经济增速从2.4%下调至2.0%,并将2014年经济增速从2.7%下调至1.9%。
  美银美林将公司和财政支出的削减、澳元高企和出口价格下滑作为下调经济预期的理由,并警告预计澳洲有20%的几率出现衰退。
  摩根大通(JPMorgan)经济学家TomKennedy表示美银美林下调澳洲经济增速,符合澳洲的经济增长现状。他指出,“能源部分对经济的增长贡献有可能转向负面,这将对经济构成拖累。另外,很难找到非矿业部分的增长能够抵消该负面因素,没有表现很突出的行业。”
  Tom预计2014年前2个季度,矿业投资的增速年率降幅将位于0.3%至0.4%之间。
  澳大利亚经济面临衰退?
  自2011年末以来,澳大利亚联储已经7次降息,最近一次就在上个月,澳联储将基准利率削减至2.75%的历史低点,甚至低于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的水平。
  然而,经济学家们开始认为澳洲联储已经没有太多时间来重振经济了,因为资源投资放缓的速度远快于预期。
  据WSJ汇总,高盛上周表示澳大利亚经济在未来一年有1/5的可能陷入衰退,这是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澳大利亚经济首度面临收缩风险。尽管20%的风险听上去不是那么可怕,但高盛表示自战后以来只有一次高于这个概率的预测最终未导致澳洲经济衰退。
  美银美林澳洲首席经济学家SaulEslake近期也警告澳洲经济存在衰退风险,他还认为在资源丰富的澳洲西部地区在过去一年里的失业率上升的态势已经有“危机特征”。
  经济体中对利率最敏感的消费和制造业对于澳洲联储的降息反应迟缓。澳元在最近几年的走高使得出口行业竞争力降低被认为是罪魁祸首。
  如今,澳洲经济不再能依靠繁荣的矿业部门了,澳洲最大的出口商品铁矿石和煤炭的价格自去年以来大幅下跌。
  矿业企业已经在现有项目完成后裁员或者干脆放弃项目,这已经带来了数千人的失业。
  澳洲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AMPCapitalInvestors的首席经济学家ShaneOliver向WSJ表示:“衰退的风险很高。在当前所处的经济阶段,矿业投资潮正在消退,但不幸的是,经济的其他部分并未跟上来填补缺口。”
  整整一代澳洲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未经历过失业高企、破产频繁的痛苦。澳洲上一次经历经济衰退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利率被提升至18%以应对信贷狂潮。当时澳洲的失业率峰值达到11.2%,是当前水平的2倍。
  当然,经济学家仍然认为澳洲有避免衰退的空间,但这种空间正在缩小。高盛认为全球经济好转、降息和澳元走低结合将足以帮助澳洲经济保持增长。但高盛仍然将2014年的澳洲经济增长预期从2.7%降至1.9%。
  澳洲国民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AlanOster认为:“对于经济衰退的警告有点过度,但经济无疑将大幅放缓。”
  澳大利亚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2.5%,这受益于煤炭和铁矿石出口的攀升。但这一数据仍然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

[1] [2] [3] [4][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