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拿矿 那些曾经错失的良机

2009年10月19日 8:53 889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2009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尚未画上句点,2010年的谈判又已开始。在进行了几次低调的“吹风”后,10月15日,中国钢铁行业代表齐赴青岛,与矿石供应商展开新一轮试探接触,即2010年铁矿石价格预谈判。
  令人略感尴尬的是,这次会议中国铁矿石谈判的主要对手,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均无代表到场。
  不过,就在几天前他们已然通过外媒放出风声,声言将要求把2010-2011年度的铁矿石价格上调30%-35%,以部分扭转今年铁矿石降价33%的局面。
  但就在10月13日召开的国际钢铁大会上,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已经表示,铁矿石价格已没有上涨空间,目前中国已经超量进口铁矿石了,不可能再继续涨价。
  10月15日晚间,一位在青岛参会的钢铁企业人士对本报表示,前景堪忧,钢协一直想谋求建立的中国价格会非常难以实现。这位钢铁人士担心,如果再像2009年那样僵持下去,很有可能中国想要的“中国价格”不仅没有得到,原有的谈判机制也会彻底破裂。一旦长协机制被打破,实际上对中国钢铁行业更为不利。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没有资源,一切免谈。年复一年艰苦的铁矿石谈判,让中国钢铁行业越发意识到掌控资源的重要性。开辟三大矿山公司之外的资源成为中国钢铁行业谋求价格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过去的十几个月内,国内大大小小的钢铁企业集体走出去购买矿山,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南非……收购报价屡创新高。“不计成本”,成为业内人士对中国企业寻求矿山心切的描述。但尽管如此,也鲜有中国企业能够顺利拿下矿山资源。
  事实上,在中国钢铁业发展历史中,曾经多次错失了在海外拿矿的绝佳机会。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何琼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