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钛白成功借壳ST吉药
2013年06月06日 13:1 1400次浏览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分类: 有色市场
当记者进入南京钛白的工厂之时,一股恶臭便迎面扑来。
一边是多年来苦心策划欲登陆资本市场的江苏金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浦集团”),一边是多年来经营不善苦心寻找重组方的*ST吉药(000545.SZ),两者的结合似乎可谓互惠互利。
近日,*ST吉药发布《关于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实施完成的公告》,称重组实施完毕。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却接到投资者反映称,此次借壳的金浦集团下属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南京钛白”)身陷污染困境,且一度为南京危险废物排放冠军。
同时,金浦集团旗下另外一块重要的资产金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浦新材料”),也在IPO排队之中。
身陷污染困境
在距离南京市区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六合化工园区,随处可见“金浦集团欢迎你”的标语。而当记者进入南京钛白的工厂之时,一股恶臭便迎面扑来。作为一个以钛白粉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公司,污染显然是其难解的困局。
记者在南京钛白生产区发现,尽管到处都是作为象征环保的树木与草皮,但是均被大量的灰尘所覆盖。“大烟囱所排放出来的浓烟显然是罪魁祸首。”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南京钛白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灰尘倒是其次,关键是排放出来的水引发的问题,还有恶臭的味道。”
随即记者找到了南京钛白排放污水的管道出口,虽然没有一般印象中的乌黑的污水排出,但是同样是浑浊的呈现黄褐色的污水。而这些污水所散发出来的气味正是上述员工所描述的恶臭的来源。“每天都是这种味道,特别难受。化工企业就是这样,以前这里的天都很蓝,如今已经很少看到蓝天了,到处都是恶臭。”
实际上,南京钛白的污染问题可谓前科重重。查阅资料发现,南京钛白此前的生产区并不在该化工园区。资料显示,南京钛白始建于1957年,是我国最早生产钛白粉的企业,位于南京城南小行。当地媒体报道称,作为污染源,多年来南京钛白给秦淮河的环保治理造成不少困扰。2006年因污水排放污染了秦淮河,南京钛白被勒令停产整改,当年10月,在当地政府主导下南京钛白启动搬迁。
搬迁之后的南京钛白似乎并未很好地解决其污染问题。2010年4月份南京市环保局因对南京钛白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检测发现总氮氨氮超标予以罚款;2010年污水处理装置产生的污泥未按规定处理被罚款;2012年2月份因为生产废渣露天堆放未采取有效防扬措施被罚款;此外,在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2011年南京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公告中,南京钛白为当年危险废物排放量第一。在2012年南京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名单中,南京钛白再度登榜。与此同时,在国家环保部公布的《2012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中,南京钛白也榜上有名,为废水、废气国家重点监控企业。
在*ST吉药发布的公告中,南京钛白称公司采用硫酸法工艺生产钛白粉。而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硫酸法生产过程中对于硫酸和水的消耗高,废物及副产物多,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且生产的钛白粉质量相对比较差。“但是目前氯化法的生产技术长期被少数跨国公司掌握并垄断,因此国内的钛白粉生产企业一直被污染问题所困扰。”
两个困难户
显然,这一次南京钛白与*ST吉药互相成为了救命稻草。
资料显示,作为金浦集团旗下的重要资产之一,南京钛白多年来都在谋求登陆资本市场。2009年12月,当时还是*ST钛白的中核钛白(002145.SZ)启动资产重组,拟通过资产置换、定向增发等方式收购金浦集团及其关联方所持有的南京钛白100%股权、南京石化100%股权以及金浦地产100%股权。然而,因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此次重组最终夭折。
去年3月份,金浦集团再次与*ST联华(600617.SH)合作,拟注入南京钛白100%股权。但是随后*ST联华在当年5月份发布的公告称至今尚未收到金浦集团关于本次资产重组的有关资料,最终这一次南京钛白的资本市场之路再次夭折。
而到去年年底,金浦集团将借壳的目标定在了*ST吉药这个重组困难户身上。*ST吉药因连续三年亏损于2012年5月被暂停上市,随后*ST吉药曾多次试图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来解决困境,但是都是只开花不结果。如今随着*ST吉药的公告,南京钛白终于可以成功地登陆资本市场,而*ST吉药也将摆脱退市的风险。
根据*ST吉药的公告,此次交易完成后金浦集团以46.16%的持股比例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原大股东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则持有9.90%的股权比例。与此同时,*ST吉药也从经营医药类业务变更为以钛白粉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金浦新材料继续等待
随着南京钛白的成功借壳,金浦系的资本市场之路也终于有了一些进展。而证监会网站披露的信息显示,金浦系旗下另外一块重要的资产金浦新材料依旧在排队等候。
资料显示,金浦新材料原为南京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京石化”)。早在2007年7月,金浦集团就曾想让当时还是南京石化的金浦新材料登陆深圳交易所中小板市场,但是IPO申请未能获得通过。2008年南京石化在通过环评批复后主动撤回了IPO申请。随后的2009年拟借壳*ST钛白的时候,南京石化同样在金浦集团拟注入的资产名单中,但是随后同样夭折。
在借壳*ST钛白失败之后,金浦集团再度将金浦新材料剥离出来单独走IPO之路。2011年11月金浦新材料刊登了上市辅导公告。在最新的证监会网站披露的数据中,金浦新材料目前依旧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的阶段,距离真正上市似乎尚有一段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查阅当年南京石化IPO的资料发现,其被监管层否决的主要原因可能正是金浦集团主要控制人郭金东、郭金林兄弟在当初获取南京石化股权之时的一些瑕疵。根据当时保荐商华泰证券的描述,2001年3月南京石化股东大会通过增资决议,其中郭金东、郭金林两兄弟共计出资2980万元,但是这笔资金的来源居然是从南京石化的借款。
根据证监会网站披露的资料,几年后重新欲IPO的金浦新材料换了保荐商,取代华泰证券的是万联证券。只是在证监会对于拟IPO企业审查日益严格的当下,金浦新材料面对如此大的硬伤,是否能够通过监管层的审核登陆资本市场,充满了悬念。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