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国际消息面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3年06月05日 10:47 1336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全球汇市行情汇总:
  (综合最新国际汇市评论)
  ◆美元指数:上一收盘: 82.79
  美国贸易赤字扩大,关注澳洲GDP数据
  北美时段,美股高开低走,道指和标普500收盘下跌0.5%,延续短期回调走势,ICE美元指数在83整数位下方震荡,欧系货币相对坚挺,商品货币则表现疲软,时段内纷纷刷新日内低点,美元/日元则在100附近整理。
  美国贸易赤字继续扩大,4月贸易赤字环比上升8.5%至403亿美元,但略好于经济学家预期410亿美元,商务部数据显示,季调后4月出口额增加1.2%至1874亿美元,进口额增加2.4%至2277亿美元。贸易赤字扩大继续对美元构成下行压力,ICE美元指数日内仅小幅上涨0.1%,仍远未收复汇价在糟糕的ISM制造业指数后的跌幅。周三将公布美国ADP就业报告,市场预期5月新增就业人数为17万,远高于前值11.9万。由于ADP就业与非农就业存在强正相关性,所以符合或高于预期的数据将提升投资者对周五非农报告的乐观预期,有望为短期持续回调的美元提供较强支持。
  堪萨斯联储主席乔治时段内发表讲话,乔治呼吁美联储削减资产购买,因经济体中数个部门已经不再依赖于宽松货币政策。堪萨斯联储主席乔治是鹰派代表,在今年举行的美联储所有利率决议中,乔治都投下反对票反对每月价值85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乔治在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美国经纪商-交易商信用保证金账户的借方余额(借方表示资金流出)在今年4月份创下历史新高,乔治对投资者借贷购买股票表示担忧。
  澳储行6月利率决议维持基准利率在2.75%,与市场预期一致。澳储行继续强调“通胀前景温和为进一步降息提供空间,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可能需要更加宽松的政策”。澳元因此承压下跌,时段内持续下跌回吐昨日全部涨幅。周三将迎来澳大利亚GDP数据,经济学家预期一季度GDP增长0.8%,稍高于前值0.6%,折合成年率增长2.7%,不及去年四季度增速3.1%,符合或差于预期的数据将确认澳洲经济改善乏力,可能进一步提升澳储行在未来持续宽松的预期,澳元或继续下行;只有意外改善的数据才有望为汇价提供强劲的反弹动能。
  ◆纽约汇市:
  美元兑日圆反弹,但在美国就业数据公布前料走势脆弱
  *美元反弹,重新升向100日圆水平
  *日本敦促公共养老金增加海外资产持有量
  *关注欧洲央行会议,预计将保持利率不变
  *周五将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预计将促使美联储继续实施刺激举措
  美元兑日圆周二反弹,因投资者寻求利用昨日走低的机会买回美元,而日本股市的强劲走势也限制了持有日圆的需要。
  一则路透报导称,日本政府将敦促管理资金规模在2万亿日圆以上的公共养老基金增加在股市和海外资产的投资。这使美元/日圆在昨日跌至四周低位后获得进一步支撑。
  日经225指数收涨2%,金融股领涨,涨幅达6%。日本公债走低,10年期公债收益率攀升6个基点,报0.88%。
  “美元多头遭逼仓,但我们知道这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美元的长期看涨前景未受到威胁,”法国巴黎银行的汇市策略师VassiliSerebriakov表示。
  美元/日圆尾盘上扬0.4%,报99.94日圆,交易商称,执行价在100日圆的期权到期可能使美元/日圆持于该水准附近。周一美元/日圆触及98.86日圆的低位,因数据显示,美国5月制造业活动降至2009年6月以来最低。
  不过,短期技术信号显示,美元/日圆涨势不会持续。
  ScotiaBank的首席汇市策略师CamillaSutton表示,在99.12日圆附近的50日移动均线提供支撑,收在该水准之下,将使美元/日圆跌势加速。但收在周一开盘价100.57日圆之上,将缓解部分下行压力,她说。
  美元指数尾盘上扬0.2%,报82.782。
  美元周一普跌,因疲弱的美国制造业数据使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很快缩减刺激计划规模的可能性降低,尽管两位美联储决策者表示,如果数据改善,美联储将在未来几个月缩减刺激计划规模。
  美联储曾承诺,在就业市场大幅改善前将保持刺激政策不变,因此,周五将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备受关注。
  预计美国5月就业岗位仅小幅增长,暗示经济仍是老样子,还不是撤走刺激举措的时候。
  一项路透对经济学家的调查预计,5月美国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7万个。4月为增加16.5万个。如果周五的就业数据令人失望,可能使美元多头头寸减少,但如果数据强于预期,则会提振美元。
  美元/日圆的走向将会随着美国公债对就业数据的反应而改变。
  欧元/美元尾盘上扬0.1%,报1.3084美元,脱离周一触及的5月9日以来最高1.3107美元。欧元区生产者物价指数4月进一步回落,录得近四年来最大按月跌幅,使欧洲央行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犹存。
  本周欧元区的最大焦点是欧洲央行周四举行的月度政策会议,预料将维持利率不变。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央行总裁德拉吉会后的
  “总的来说,欧元本周的表现看起来将继续强于美元,尤其是在欧洲央行政策会议周四举行前,”DailyFX的汇市策略师ChristopherVecchio表示。
  “有关欧洲央行将实施负存款利率,以扶助改善区内受压且越来越紧蹙的信贷流的臆测日盛,但我认为欧洲央行目前采取行动的机率不大,”他说。
  澳元/美元尾盘走低1.3%,报0.9642美元,之前澳洲央行保持利率在2.75%不变,央行总裁史蒂文斯称仍可能进一步放宽政策。

  ◆人民币:
  人民币早盘微扬但未及中间价升幅,受购汇盘释放拖累
  *人民币早盘小幅上扬,弱于中间价的升幅
  *中间价创汇改来新高,再次升破6.1800元关口
  *结汇和购汇力量相对均衡
  *关注美元买盘的持续性以及预期变化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二早盘小幅上扬,但显然未及中间价创纪录新高的幅度,显示购汇的力量仍在持续释放,市场预计短期人民币走势或继续区间震荡,但仍要持续关注美元买盘的持续性以及市场预期的变化。
  交易员称,最近中间价跟美元指数的走势基本匹配,受隔夜美元大幅走低,人民币中间价大涨71个点子,为继上周五首次突破6.1800元后第二次升破这一整数关口。而早盘客盘比较均衡,且买盘偏强,带领人民币在开盘位置一路走弱,显示购汇盘力量持续放大。
  “我估计市场借着人民币今天走升的机会,在补综合头寸,最近油盘已经回归了,购汇很多。”北京一国有银行交易员称。
  北京时间12:21,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报6.1285元,上日收报6.1317元。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6.1735元,创汇改来纪录新高,上日中间价为6.1806元。
  不过,上海一股份制行交易员称,目前还没有看到金融机构因20号文而大幅购买美元的行为,估计不会提前很长时间就来补充综合头寸,但还是要关注掉期点数,不排除金融机构在不同期限的掉期上补充所需头寸。
  对于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周一关于汇率改革和利率开放的表态,交易员认为,目前可能是扩大汇率日波幅的好时机,由于未来预期分化,扩大波幅不会造成人民币大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有关部门已关注到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动并着手进行监测,中国不会通过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目前中国的外汇盈余已有所下降,这给中国推进汇率的市场化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且现在是促进利率开放的一个好时机。
  东京汇市美元指数周二亚洲盘中自一个月低位回升;美元上日挫跌,因数据令人失望,压抑了有关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不久将缩减刺激计划规模的揣测。
  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市场上,美元/人民币一年期品种最新报在6.2473/13,上日尾盘为6.2495。
  北京时间12:22,D2离岸市场另一主要交易品种--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最新报在6.1316/29元,上一交易日尾盘报6.1245元。
  中国央行2010年6月19日重启汇率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12年4月16日起,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内波幅限制倍增至1%;而外汇市场交易机构随后亦首次获准卖空美元。
  ◆欧元/美元:
  汇价站上1.30后日内小幅上涨,目前正测试1.31(100日均线),上破则指向4月和5月高点1.32;平均动向指数ADX指出汇价仍维持区间震荡,新的上行趋势并未形成,短期倾向使用区间交易策略,若汇价上破失败则逢高做空。
  ◆美元/日元:
  汇价昨日大幅回落在50日均线获得支持,日内暂时在100整数位附近整理,短期密切关注50日均线能否提供有效支持,若下破则可能进一步回调至3月高点96.70,持稳则有望再度上行并测试前期高点。
  ◆英镑/美元:
  汇价短期大幅反弹,目前暂时受阻于100日均线,只有上破才能打开进一步反弹空间,持续破败仍倾向逢高做空,下方支持关注5月低点1.50。
  ◆澳元/美元∶
  汇价昨日大幅反弹暂时受阻于0.98,日内持续下跌回吐昨日涨幅,商品通道指标CCI与汇价背离,暗示后市仍存在反弹风险,若上破0.98(20日均线)可能进一步反弹至0.9930(斐波那契38.2%回调线),短期建议逢高做空。

[1] [2] [3] [4] [5][6]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