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澎湃 湖南汨罗欲打造百亿碳素产业

2013年05月29日 10:24 558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说到湖南汨罗,县域经济在全省排名前十、进入中部地区百强,主要得益于“两翼”腾飞:一翼是循环经济特色卓著,另一翼是碳素产业突飞猛进。
  对汨罗市鑫祥碳素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黎应和来说,2011年4月20日是他最难忘的日子,这天,工业和信息化部75号文件正式批准该公司为“石墨化增碳剂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单位”。用黎应和的话来讲,“做标准的企业是挺有尊严与自豪感的。”
  时间往前一年,2010年4月,由鑫祥碳素制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成功的“竖式高温连续石墨化炉”生产工艺通过了由全国碳素行业协会组织的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使我国成为极少数几个拥有连续生产石墨化增碳剂技术的国家,项目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样,致力于高规格、高性能石墨制品系统与碳碳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湖南汨特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湖南大学开发的碳纳米管、C60项目技术及碳素石墨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出国际领先的系列产品。又与中南大学组建了国内顶尖碳碳复合材料研发团队,开发出的高质量产品一经批量生产就迅速占领了国内相关市场。
  而在2012年10月,湖南省石墨联盟标准评审会在汨罗召开。当时由汨罗市质监局和汨罗碳素行业协会负责编制的《石墨粉》、《石墨异型件》联盟标准顺利通过专家技术评审,成为了湖南省首个企业联盟标准。
  湖南汨罗正通过创新产业发展路径,提升碳素企业技术位势,寻求碳素产业新的突破。

  澎湃的“动力基础”
  湖南汨罗发展碳素产业的“动力基础”,就是通过筑高技术位势寻求企业发展高度,进而推动整个汨罗碳素产业加速前行。
  成立于2010年5月的汨罗市华先碳素有限公司自2012年9月启动了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技术革新项目——超细石墨新材料技术改造项目。“此项目从德国引进主要设备,在超细石墨新材料的生产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华先碳素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先如进一步向记者介绍:“超细石墨双极板与传统的石墨双极板相比,其导电率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70%和60%,综合性能大大提高,而且填补了国内生产石墨/树脂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空白。超细石墨坩埚产品不仅使用寿命比传统坩埚增加一倍,且成本节约20%。”
  有业内专家指出,华先碳素有限公司进行的技术改造升级,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对推进碳素工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起到积极的作用。此项目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了整个石墨深加工行业的技术提升,符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关于开展2013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
  同样,鑫祥碳素制品有限公司已获得五项国家专利,已申报两项国际专利。公司产品涵盖高品质石墨增碳剂、非标准石墨异型制品、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以及连续石墨化生产工艺与设备的研发和推广。
  “与国内同行业生产工艺比较,鑫祥碳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成果工艺,相对传统产业工艺节电达72%以上、减少污染排放95%以上、节约水资源达80%以上。”黎应和表示,公司产品除占领国内有效市场外还自营出口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
  据悉,该公司“废弃高硫石油焦连续石墨化生产优质石墨材料技术及设备”于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科技部、工信部四部委联合下文列入国家首批42家重点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和设备。
  近年来,汨罗碳素产业按照“三同五型”(原材料采购同盟、产品价格同盟、科技创新同盟,融资型、规模型、科技型、高效型、环保型)方向稳步发展,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2009年,湖南汨罗碳素企业强烈要求应实现行业自律。在政府的引导下,汨罗市碳素行业协会成立,目前共有规模碳素企业19家,201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6.89亿元,同比增长12.58%,已成为中国碳素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