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振兴规划产业产能持续过剩
2013年05月24日 9:8 4394次浏览 来源: 云南信息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今年以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时常出现在政府高官讲话及国务院文件中,被“点名”的产业和行业主要有: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并涉及石化、铁合金、焦炭、汽车、铜冶炼、纺织、风电设备、多晶硅等众多领域。
记者发现,其中的钢铁、电解铝、船舶等,恰恰属2009年初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政府推出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列。规划意在通过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目前看来,这样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2009年初,政府当时强力出台的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包括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石化、轻工业、有色金属和物流业,规划期均为2009-2011年。四年多过去,不仅是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传统制造业行业产能过剩,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在经历短时间的高速投资扩张后,也遭遇整个行业的逆转。
中央政府的规划似乎并未改变各行业产能扩张的趋势。今年2月,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发表的一份审计研究简报(下称审计简报),以钢铁行业为例阐述了行业产能过剩的六大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政策规划、市场预测与市场实际运行之间一直有偏差”。
不过,这一问题持久延续,关键问题还在于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过多。化解矛盾的执行者还是地方主管部门。为此,上述审计简报提出的建议包括,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约束地方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
“政府应当主要致力于提高产业进入条件、规范市场竞争和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所造成的产业条块分割局面,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和国有企业业绩管理,实行问责制。在其他方面,则应当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审计简报称。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