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 新能源将成新型工业化引擎

2013年05月20日 9:48 429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新能源撑起新型工业化
  新能源的崛起必会成为风潮。在我国七大战略型新兴产业中,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都剑指我国能源结构转变。去年我国风电并网6083万千瓦,同比增长31.6%;太阳能发电并网328万千瓦,同比增长47.8%。清洁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同时2012年全国消纳清洁能源电量为10662亿千瓦,同比增长28.5%。
  我国新能源发展虽然取得快速发展,但仍有漫漫长路要走。尚普咨询称,虽然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增长非常快,但这还远远不能抵消由于传统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清洁能源发展速度放缓,并不能阻挡其成为广泛能源的趋势。
  资料显示,2011~2012年,全球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了42%,风电增长了19%,电动汽车的销售额也增长了一倍。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都实施了可再生能源刺激计划。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新型城镇化不仅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也给新能源产业带来重大利好。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介绍,传统的化石能源分布不均衡,因此,只适用于大规模开发、集中使用,这也就很大程度决定了越是大城市,使用成本越低;越是人口规模小的小城镇和农村,使用传统能源的成本则越高。新能源恰恰相反,可以完全适应城镇这种布局。
  地方政府也相继逐鹿新能源市场。按照深圳市政府的相关政策,从2010年开始,连续5年,深圳每年从财政拿出5亿元支持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15年,深圳新能源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上海市则走差异化路线,《上海市新能源产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上海将把核电、太阳能、风电、智能电网和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作为新能源领域率先培育和发展的重点方向。到“十二五”末,上海市新能源重点领域产业规模将达1000亿元。
  世界能源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李隆兴说。“我国能源消耗量巨大,新能源的需求市场大,投入的钱保证能赚回来,新能源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突破口。”
  新兴能源产业规划提出,从2011年至2020年,将累计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将可增加产值1.5万亿元。未来十年新能源产值达15万亿元。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