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电缆产业渐成市场新宠

产能过剩苗头显现

2013年05月16日 11:2 559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产能过剩苗头已显现
  “海底电缆也像传统电缆一样,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有些电缆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在之前进行招标160千伏直流海底电缆项目中,已出现低于成本价格中标。”张华凯对当前海底电缆市场出现的一些不良竞争表示担忧。
  张华凯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事实上,在我国,有些产品在市场上得到认可后,就会出现一大批生产厂家跟进,到时就会鱼目混杂。电缆企业应该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来对待这场看似“繁华的盛宴”,从自身角度出发,理智的分配产能结构,判断市场动向,从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为中国的电缆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线缆企业良莠不齐,许多企业都存在生产和管理上的不足,导致产品质量较低,又不重视科研开发,平均投入研发经费不足销售额的1%,这一方面导致线缆市场上充满了低价竞争和无序竞争,以致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另一方面,航空航天等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外资品牌的进入又进一步压缩了中国线  缆企业的生存空间。对海底电缆行业来说,虽然企业已迎来了发展机遇,但仍需从技术和研发上入手,实事求是的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才能从这次机遇中真正的获得巨大发展。
  海底电缆相对普通电缆,进入门槛要高。海底特殊的环境对应用于国际传输领域的海底光缆系统的要求非常高,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涉及设计、开发、生产、施工以及维护等众多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专门的技术和设备,产品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由于受海底高压电缆制造长度限制,以及风险大、性能要求高等因素影响,世界上高压海底电缆制造技术实力雄厚的厂家不多,只有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少数几家大公司有制造能力。特别是海底电缆的软接头技术,更是很难攻破的技术难点。海底电缆敷设一般单根最大长度需数十千米,由于受到电缆制造设备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制造出大长度的无接头电缆,因此软接头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
  “目前,有些电缆企业生产海底电缆设备的开工率不到40%,主要是海底电缆的用量还比较小,国内生产海底电缆的企业发展有很快,海底电缆产能过剩的苗头已显现。”张华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上生产海底电缆的企业并不是很多,而国内很多电缆企业纷纷上马海底电缆项目,需警惕海底电缆产能过剩。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