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发展“虚火”当降温

2013年05月07日 10:3 324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逢煤必化”当警惕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煤化工的热情很高,使煤化工的产业化建设过度超前。一些地区“逢煤必化”的现象较为突出,我国煤化工发展已经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同质化的过热迹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规模176万吨/年,地方及企业拟建规模超过3000万吨/年;国家已批准开展工作的煤制天然气项目规模151亿立方米/年,地方及企业拟建规模超过1000亿立方米/年;已建成煤制油规模158万吨/年,地方及企业拟建规模超过3000万吨/年;已建成煤制乙二醇规模20万吨/年,地方及企业拟建规模超过500万吨/年。
  对于拥有十分丰富煤炭资源的地方来说,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尚可以理解,但有些地方出现“逢煤必化”现象就不应该了。而且,投资过热还造成了煤化工产业布局不合理。例如,目前多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布局在我国中东部的煤炭调入区,这不仅与我国限制在煤炭调入区建设煤化工项目的政策相违背,而且还将面临原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风险,以及中东部地区环境容量较小带来的环保压力。

  应算好成本效益账
  煤制油等煤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要受到煤炭价格的直接影响,在煤价上涨的情况下,一些煤化工产品在经济上是否有利需要进一步进行评估和核算。近期,原油价格已经达到90美元/桶左右,而煤炭价格的下滑,对煤制油、煤制甲醇等煤化工项目无疑是利好的征兆。
  一些煤炭产业链延伸项目的前期投资较大,有较大的投资风险。根据专家估计,煤炭液化项目每建设1万吨油的生产能力,约需要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此外,替代品的市场价格会影响煤炭延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水煤浆市场就有着很大影响。水煤浆是代油产品,2吨水煤浆可以替代1吨重油使用,油价下跌必然对水煤浆构成威胁。神华集团在实施煤炭液化项目时,对石油产品价格变化对项目的影响所作评估认为,当油价下降10%,该项目内部收益率将下降3个百分点。此外,煤炭开采成本的增加或外部煤炭市场价格的升高,都会增加煤炭液化的成本,从而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一哄而上对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无疑将带来一些无法解决的隐患。总体来说,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从我国目前的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来说,必须采取大动作、下大力气把煤化工产业规划好、设计好、建设好、发展好。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