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将转战深海勘探

标志着我国跻身载人深潜先进国家行列

2013年05月03日 8:34 472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记者近日从科技部获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项目通过专家验收,标志着我国已系统掌握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设计、建造和试验技术,实现从跟踪模仿向自主集成、自主创新转变,并跻身于世界载人深潜先进国家行列。
  据悉,“蛟龙”号通过验收后即正式由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移交其用户——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协会,在未来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和深海科学研究中发挥开拓者的作用。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27日在江苏无锡举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验收会。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单位的15位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前部长徐冠华任专家组组长。
  验收专家组认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不仅具有国际上同类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而且在其最大设计深度安全可靠,并拥有投入应用所需要的实际作业能力,在声学通讯、自动控制以及大深度作业等性能方面拥有明显的领先优势。“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及海试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各项任务,全面达到合同规定的考核目标和技术指标。
  “蛟龙”号今年将主要在东北太平洋5300米深、7.5万平方千米的多金属结核合同区和西南印度洋硫化物矿区进行科学探测,为开采试验做好前期的海底信息准备工作。此外,“蛟龙”号还将勘查新的矿区,为下一步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批准中国提出的勘查合同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据了解,“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与海试是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和海洋技术领域立项支持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该任务历时10年,累计投入863专项经费3.5亿元,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协会牵头,会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教育部等系统共100余家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完成。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