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别报道:雅安,这一刻,我们和你在一起

2013年04月23日 9:34 1142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从关注到行动,我们收获了什么?
■赵夏擎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绝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我们也并不仅仅生活在各自所属的环境中。在这个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达的时代,在这个以高速、便捷为主要载体的时代,我们并没有作为冰冷“生产线”上“死寂”的“商品”,相反,我们身上的血液依旧鲜红,依旧沸腾。尤其到灾难来临的一刻,每一个人的安慰都与我们休戚相关,每一个人的冷暖都让我们情丝牵连。无论什么样的磨难、痛苦、责任,我们都将一同承担。
  从汶川到玉树,从玉树到雅安。在废墟的苍凉之上,时间回到过去。然而,与五年前初逢巨灾时的慌乱与不知所措相比,这片饱受磨难的土地,开始在一次次灾难中成熟起来。一丝一缕的变化,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民族在磨难中铿锵前行的脚步,并且这足迹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印记。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政府启动预案,还是民间慈善投入,以及志愿者迅速救援,在反应速度、针对性等领域,与汶川地震相比,都显得更为快速、更为专业;无论是装备,还是信息传播,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震后53秒,第一条微博开始传播震情﹔震后一小时,应急预案迅速出台﹔震后3小时,第一支救援队到达灾区……同时,在此次地震中,我们有了比以往更加专业的力量。5年前,当民间志愿者蜂拥前往汶川之时,因缺乏基本救援知识和能力,为专业救援行动增添了不少额外负担。而此次雅安地震,在笔者关注的北京的民间组织和个人志愿者中,均多次提到其“专业性”。
  灾难中,我们失去亲人,失去同胞,然而在灾难的洗礼中,我们成长许多,在痛定思痛的反思中,我们收获许多,那些宝贵的精神价值必将熔炼到中华民族的国魂之中。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我们对于生命的敬重,无论是千里之外,还是坚守雅安,当我们看到一张张鲜活的照片,当我们默念一个个逝去的名字,我们就知道,我们逝去的,不是一个个孤独的个体,而是一段段厚重的记忆,我们得到的,也绝不仅仅是静止的历史,更是雄起、美好的未来。

336843

情牵雅安
■丁梅华

 


  挺住雅安

  置身于这个让人揪心、让人牵挂的四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7.0级地震,袭击了华夏大地,袭击了雅安芦山的小城。
  这来自地壳的一次裂变,让美丽的四川盆地的西缘演绎成一段悲壮的“楚歌”,让许多双期待的目光失去了偎依,让许多游子失去了昔日温暖的港湾。
  就在这一刻,我们用心祭奠,所有在这场灾害中遇难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让思念燃烧成四月上空缕缕升腾的烟雾。
  就在这一刻,我们用心祈祷,所有投身抗震救灾中默默奉献的军人、医生等各界人士,是你们震天撼地的情感挽回了无数人的生命,让中华大地再次响起一首首《爱的奉献》。
  就在这一刻,我们要感谢所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祖国同胞、海外友人,是你们灼热的关爱、虔诚的祝福和无私的捐赠,构筑了大家庭的坚强后盾,构筑了天长地久的钢铁长城……
  “你们放心,我们不光要救灾,还会帮助大家重建家园,以后的日子会更好。”总理一句句坚定的话语,始终在耳畔回荡。
  其实,这就是新一届领导人的一种果敢,这就是一个国家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豪放情怀。
  是啊,只要生命还在,还有什么不可以重来?只要信念还在,还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即便曾经的家园成为废墟,只要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梦还在,展现在世界面前的依旧会是一种东方的骄傲,依旧是一种唇齿相依、血浓于水的风采。
  走进草长莺飞的四月,走进“黑色”的四月,走进团结的四月,牵你的手,牵我的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希望就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挺住雅安,让灾难从我们身边走开。

 

 

  雅安,我们为你祈福
  是谁将这梦幻的世外桃源夷为一片废墟?我们仰天长叹,为你掬起这捧伤心的泪水一饮而尽。
  是谁蹒跚的身影,出现在地震灾区的现场,出现在受灾群众的身旁?是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爱护。
  伫立于肃默、悲伤的山谷之中,尽管灾害的风雨还在肆意吹打流血的伤口,但人民却感到党和国家与群众是心连心、心贴心,从而增添了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
  风雨莅临的时候,注定你会成为我们揪心的伤痕。用那盏微弱的星光,点缀曾经为你陶醉的心。你最初的问候,总是那样的坚强,仿佛曾经的握别,你总会留下一句句暖暖的承诺。
  一种透明的寒露,使记忆在睫毛上变得苍白,无助的瑟风,再一次涌入通向你的每一条小径。你不会理会这如痴如醉黄昏里,一只受伤的青鸟还在枝头为你哀鸣,无数颗虔诚的心在为你祝福。
  无法寻找到最体贴的语言温暖你破碎的心,就像在你冰冷的双眸中,我们又一次体会到生命的脆弱,是你让我们越发变得坚强。
  总有一种想象,在梦的水域与你相撞,总有一种殷实的流淌,来自对你悠长悠远的思念。只是,在回首的瞬间,你就已用一生的守望贴近“黑色”的土层。
  隔着窗户的玻璃将你凝望,灾难中的父老乡亲,我好想握住你坚忍不拔的手,而你留给我的只是一种来自心灵的感动和清泪两行……
  当青鸟的音符再也托不起季节的缤纷时,你在四季的轮回中翻开尘封的洁白诗篇,掩埋了许多曾经的不幸和欢欣。
  于是,我们选择篝火温暖华夏这个大家庭,让阵阵暗香打湿甜甜的梦幻。雅安,我们为你祈祷,灾区人民,我们为你们祝福。

 

336849

[1] [2][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