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迎来发展黄金期
2013年04月22日 12:21 9260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王琼杰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成效突出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完全依靠自主创新,不断攻克一个个世界性难题,使大批“贫细杂”难利用矿变成可利用矿,支撑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需要。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攻关,我国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刘亚川如数家珍地说,我们自主研发了大批世界首创的新工艺技术,比如,能够大幅提高磁铁矿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磁团聚重选新工艺、能使低品位赤铁矿得到有效利用的鞍山式铁矿反浮选技术、能使铁钒钛都得到回收的攀西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技术,以及鲕状赤铁矿脱泥反浮选技术、胶磷矿重介质选矿技术、铝土矿选矿拜耳法、铝土矿反浮选脱硅新技术、德兴铜矿部分优先快速浮选技术及药剂、柿竹园多金属矿综合利用技术、紫金矿业低品位金矿堆浸技术、短流程浮选柱选矿工艺。
在选矿新设备方面,我国也毫不逊色。通过多年的科技攻关,研究开发应用了磁团聚重选机、磁筛、旋流细筛、重介质选矿机、高压辊磨机、浮选柱等新设备。我国生产的50m3~320m3大型、超大型浮选机和世界最大最先进的Φ7.93×13.6m溢流型球磨机、Φ12.2×11m自磨机逐步走向世界。在选矿新药剂方面,研究开发了选钛、选铜、选锡、选铁、选铝土矿等大量新药剂。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的冯安生也深有感触。他表示,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的诸多新工艺、新技术,使这些在外国人眼中不是矿的资源实现合理开发利用,基本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也使我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进一步举例说,我国井下充填采矿技术大面积推广,提高了开采回采率,同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剥离岩石、尾矿、矸石的环境问题,未来还可以利用城市周边矿井解决城市建筑垃圾等问题。一大批采矿、选矿、冶金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使得我国矿山集约化利用规模越来越大,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山选矿厂从15年前的平均不到1000吨/日提高到现在的3000吨/日左右,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起,国土资源部与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采取“以奖代补”和示范工程两种形式来鼓励和支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把综合利用列为三大内容之后,我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三率”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先进的适用技术不断问世,并逐渐得到推广应用,盘活了一批石油、煤炭、铁矿、铜矿、磷矿等重要矿产资源。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