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润大降 氟化工行业深陷投资怪圈

2013年04月11日 12:2 156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产能过剩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痼疾,如今更成为制约石化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并且正在向新兴产业蔓延。其典型之一便是头顶“黄金产业”、新兴产业光环的氟化工,如今深陷“全国江山一片氟化工”的投资怪圈:产品价格“跳水”,企业利润大降,而氟化工园区建设依旧遍地开花。
  造成这种投资冲动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2010年和2011年氟化工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相关产业链沾“氟”便涨,吸引大批投资者进入;二是萤石资源被视为战略性稀缺资源,但凡有萤石资源的省份都将氟化工作为重点产业,建立氟化工产业园。
  氟化工产业近两年大跃进式的投资,加剧了中低端产品的重复建设,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难度,最直接的后果是企业利润下滑。根据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运行数据,2012年,有机氟(主要指含氟聚合物和氟碳化合物)行业实现工业产值226亿元,比上年下降32%。产品价格大幅“跳水”,聚四氟乙烯均价下降32%,HFC-134价格下降44%,HFC-125价格降幅更是高达60%。企业效益普遍不佳,巨化股份年报显示2012年实现净利润6.02亿元,比上年下降65.5%;三爱富净利润比上年减少80.9%,东岳集团营业利润比上年减少58.3%。
  氟化工投资冲动必须警惕。被称为“黄金产业”的氟化工,并非只要有点萤石资源,再加上资金和热情就能做好。发展氟化工最重要的资本是技术和人才,成就这个产业的是高新技术产品。
  日本大金公司并不掌握萤石资源,杜邦和索尔维公司拥有的萤石资源也十分有限,但这些公司能在氟化工市场叱咤风云,其看家本领还是掌握了尖端技术,将普通的萤石转化成尖端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增值效应达到数百倍。而目前我国很多大企业的新上项目,仍集中在大宗产品上,发展前景堪忧。守着萤石资源做低端产品,毫无竞争力可言。
  项目一哄而上,苦果只能大家来尝。为了使产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应遏制打着资源的旗号,盲目兴建氟化工园区和产能过剩装置的行为,应合理布局氟化工园区,避免低水平重复。更为重要和紧迫的是,要把产业发展的热情和重心转移到技术升级上。有实力的企业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加强高端含氟聚合物、环境友好型制冷剂、含氟精细化学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上,以高附加值真正成就氟化工这个“黄金产业”。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