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影响金属市场的精彩发言

2013年04月08日 8:44 73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习近平:亚洲成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重要引擎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7日在海南博鳌表示,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共克时艰,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给世界带来了信心。
  习近平是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时做上述表示的。
  习近平说,亚洲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亚洲发展同其他各大洲发展息息相关。亚洲国家积极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有力促进了世界发展。亚洲同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域次区域合作展现出勃勃生机和美好前景。
  习近平表示,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亚洲要谋求更大发展、更好推动本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共同发展,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还需要爬一道道的坡、过一道道的坎。
  亚洲发展需要乘势而上、转型升级。对亚洲来说,发展仍是头等大事,发展仍是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亚洲稳定需要共同呵护、破解难题。亚洲稳定面临着新的挑战,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都有所表现,实现本地区长治久安需要地区国家增强互信、携手努力。
  亚洲合作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加强亚洲地区合作的机制和倡议很多,各方面想法和主张丰富多样,协调各方面利益诉求、形成能够保障互利共赢的机制需要更好增进理解、凝聚共识、充实内容、深化合作。

林毅夫:未来中国经济仍将由投资而非消费驱动

  在6日下午举行的博鳌对话中,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行原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指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仍将由投资来驱动,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将是投资驱动力的两大组成部分。
  尽管很多人对林毅夫关于“中国未来20年仍能保持8%的高速增长”持有疑问,但他坚信,中国仍有非常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林毅夫认为,这些潜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产业差距仍相当大,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上还有不少后发优势;其二,在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安排上,中国还须不断完善和改进,要以改革来提高效率,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
  林毅夫说,消费是发展的目的,投资是发展的手段。他并不否认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拉动作用,但认为消费还不能作为推动中国未来发展的驱动力。原因在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需要不断把资源重新配置到有更高附加价值的新产业上去,这必须靠投资来达到。
  他说,未来驱动经济发展的投资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方面的投资,二是基础设施改善方面的投资。其中,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方面的投资应以企业为主体。但基础性研发成果属于公共产品,考虑到其投资的长期性,应由政府主导,提供资金给合适的大学、研究机构来完成。

张宇燕:中国外汇储备将因西方量化宽松受损失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4月6日至8日在海南举行,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在接受和讯网独家访谈时表示,中国外汇储备将因西方量化宽松而受损失。他同时表示,面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企业怎么应对,关键的还是练好内功。贸易保护主义,我们的政府要据理力争,按照现行WTO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维护自身的权益。
  以下是访谈实录:
  和讯网:您刚才讲到了包容发展,希望世界各国能够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但是我们看到,这个环境似乎对中国并不很和善。比如欧盟、日本和美国去年相继量化宽松,这样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和企业来说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个怎么应对?
  张宇燕:你说的对,西方国家现在量化宽松,大量的释放流动性,不仅仅是潜在的威胁,可能还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你看到资产价格在波动,汇率可能也在波动,可能引起新一轮的金融保护主义,包括金融管制等等。当然还涉及到一些,比如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你持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你的价值可能也要受到影响,也要受到损失。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可以把经济增长的目标融入一部分包容发展的内容,这个并不矛盾。它们这么做是有它们的问题,中国也要及时防范。但是中国要让自己发展惠及到其它国家,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基本目标,这两者并不矛盾。
  和讯网:尤其是中国的贸易,现在全球都在看中国的进口和出口,作为世界的一个指标。不管是刚才说的量化宽松还是贸易保护等情况,对我们的企业来讲,如果要改革的话,主要从哪些方面来改进?
  张宇燕:你说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企业怎么应对,关键的还是练好内功。贸易保护主义,我们的政府要据理力争,按照现行WTO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还是政府对政府,政府要和企业配合,要据理力争,维护自身的权益,你该投诉的时候投诉,人家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我们该把人家拉到WTO去该做就做,人家要投诉我们,我们要据理力争,这是一方面。
  另外,关键还是在遵守国际规则的前提下,还是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是最核心的。
  和讯网:最后我们谈到多边贸易,TPP的兴起对WTO会不会形成一个竞争的关系?
  张宇燕:WTO允许区域的贸易谈判,比如两个国家之间签订自贸区的协议,然后形成一个自贸区,整个东盟自贸区,还有中国和东盟签订自贸区,都是在WTO的框架里面允许的。
  首先不矛盾,是不是会互相促进,这要看条件,在有一些条件下是促进的,至少在一个区内降低了关税,在有一些方面可能更促进了资本流动和贸易的增长。但是另外一方面它的问题在哪儿?就是对区外的经济体形成新的歧视。
  从长期来看,能够推动整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弱,我觉得这可以支持,但如果是歧视,而且歧视越来越重,而且针对某一个国家的,这个就不可取了。

德勤首席执行官:民企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主体

  4月6日到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在海南举行,和讯网全程报道。德勤中国首席执行官卢伯卿先生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民营企业家圆桌会议”分论坛上表示,多种数据都显示民营企业生存空间受到部分挤压,经营成本高企、融资成本甚忧。跨国企业加大力度挖掘国内市场,又造成新一轮更惨烈、更激烈的竞争。由此民营企业开始加快国际化步伐,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主体。
  以下为文字实录:
  卢伯卿:如果以汽车行业本身来看,汽车销售量已经是从开始的增速开始回落,可是汽车产能爆发式增长,预计2015年中国汽车产能将达到3250万辆。也就是说三年后我国汽车销量要增长一倍才能与产能匹配。这些数据都再次提到生存空间受到部分挤压,经营成本高企、融资成本甚忧。跨国企业加大力度挖掘国内市场,又造成新一轮更惨烈、更激烈的竞争。由此民营企业也开始加快了国际化步伐,民营企业海外投资产生了新的发展,民企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投资主体。他们并购是活跃的,规模日益增加。当然目前而言,主要的民企海外投资仍以绿地投资、对外承包工程为主,逐渐开展到其他领域上。民企海外并购的规模与国企本身来讲相对还是小,大概1/10。新增加的案例以欧美为多,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并购案已经屡屡出现,从并购目标发生来讲,从早期的获取技术、立足国内市场,发展品牌,取得海外销售渠道,获取当地市场。
  看一下2012年民企主要的国际并购,他是更主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甚至我们看到了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锂电池龙头企业,巩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先地位,再次显示了价值链延伸。山东如意集团(000626,股吧)(7.34,-0.09,-1.21%)收购澳大利亚私人农场另外民企海外并购借助国际背景私募基金,对于并购本身目的的评估,更容易取得并购目标,博得政府信任。在这些新的环境和新的布局下,2013年展开了民营企业新的里程碑,希望在今天圆桌讨论中对我们刚刚提出来几个议题能够大家有一个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谢谢!


梁锦松: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表现

  4月6日到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在海南举行,和讯网全程报道。黑石集团高级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主席梁锦松在“投资人圆桌会议分论坛”会议上表示,黑石在房地产方面投资很多,因为在中国除了家庭住宅之外,其他的物流方面,长期房地产市场还是会表现不错的,这个住宅得到了政府的关注。
  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梁锦松: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阶段,我们黑石在私募方面没有投资很多,房地产方面投资很多,因为在中国除了家庭住宅之外,其他的物流方面,长期房地产市场还是会表现不错的,这个住宅得到了政府的关注,所以我们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知道你是一个专家,我不知道FDI是不是真的下降2.3万亿吗?这个速度是不是下降的太快了?


拉加德:如果耗尽环境 经济发展只能归零

  4月6日到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在海南举行,和讯网全程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今日在博鳌论坛上表示,环境问题越来越影响着经济问题,如果我们耗尽环境,经济将无法发展,只能归于零。
  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拉加德:亚洲需要一个可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习主席今天早上提到和平,同时也提到太阳能、清洁的空气、水,环境影响着万事万物,我们所吃的食物、喝的水、呼吸的空气。
  环境问题越来越影响着经济问题,目前还没有影响IMF核心业务,但是很多环境问题的确影响了我们经济政策。
  最近中国环境规划院提供的报告就描绘了一幅黑暗的图画,2010年对于水和生态系统当中的污染达到了1.4万亿人民币,或者说占GDP值3.5%,这个数量实际上达到了2004年3倍,其影响力也是3倍之多。
  我也注意到环境的问题被中国新任领导人放在议题上,这也是我们所关注的。因为如果我们耗尽环境,经济将无法发展,只能归于零。比如不可预测的气候灾害往往给我们带来巨大损失,袭击澳大利亚困士兰的洪水。往往环境友好和强有力的增长是相辅相成的。绿色的技术、绿色的增长也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前提就是有合适的财政激励机制。因此我们在这里必须关注财政问题,这就意味着能源和污染的价格必须要是合适的。

FMG集团首席执行官:工业化和城市化紧密相连

  4月6日到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在海南举行,和讯网全程播报。FMG集团首席执行官Neville POWER在博鳌亚洲论坛“城市化的质量”分论坛中表示我认为要理解工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紧密相连的。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并不是完美的,不可避免有时候城市化会走得快一些,有时候会走得慢一些。
  以下为其讲话摘要:
  主持人:Neville是做铁矿的,非常有力量,他给我的印象就是实业救城市,他认为首先要工业先行,请Neville Power谈谈您的看法。
  Neville Power:谢谢海波,谢谢你主持今天的讨论。我认为要理解工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紧密相连的。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并不是完美的,不可避免有时候城市化会走得快一些,有时候会走得慢一些。所以,我想我并不是说一个城市化完成之后才能够进行工业化或者反之,这可能会导致住房的短缺或者有技术工人的短缺,我希望这两个进程能够比较和谐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同时认为我们需要在城市中有不同的居住条件,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在那个地区有城市地区,人口密度非常高,市郊地区人口密度比较少,这可以保持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看中国的城镇化率现在已经是52%,这相当于美国十九世纪的水平,美国的城市化率从50%到75%花了整整50年的时间,对于公司来说在这一段时间里大量的需要使用钢铁,在美国50年里人均钢铁使用量处于高峰,我们认为中国刚刚进入这一段时期,当然中国全球化发展速度会超过历史上的美国。我想美国的模式可以给中国提供借鉴,因为美国的人口是中国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两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差不多,很多的农民在5-15年时间里大量进入城市。刚才迈克尔提到其他国家的城市化给中国提供什么经验呢?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比如说深圳城市化非常成功,成都和重庆也非常不错。我想说澳大利亚的情况,我们的面积和中国有得一比,我们的人口相当于中国一座城市的人口,我们的模式和中国不太一样,我们从城市化中学到的经验是什么呢?我们城市化率到了89%,我们感觉交通等基础设施对于城市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然的话就会出现交通堵塞非常严重的情况,我们需要更多的道路,重视公共交通的发展,所以我认为中国在公共交通方面的发展模式,特别是那些交通枢纽,必须机场、火车站这些交通枢纽中心是一个很好的需要推广的例子。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