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事件的博弈
2013年03月28日 10:28 507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张庭宾
日前,欧元区就塞浦路斯救助问题达成一致,塞浦路斯救助金预计为170亿欧元,“三驾马车”提供其中100亿欧元,余下由以下方法凑齐:塞浦路斯向不低于10万欧元的存款一次性征税9.9%,向低于10万欧元的一次性征税6.75%,所征税款可转化为银行股票;将公司税由10%提升至12.5%;将14亿欧元国有资产私有。
消息宣布后,全球投资者为之震惊,各国股市,特别是欧洲股市以及商品市场出现恐慌性大跌——虽然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开了个坏头,用量化宽松稀释并悄悄“偷”走持有美元者的财富;希腊政府债务违约赖掉了75%的主权债负担,但政府直接从银行存款中征税抢钱,还是第一次,这意味着危机国政府已经在从“小偷”升级到“无赖”后,正准备向“强盗”迈进。这一“强盗”行为当然受到了塞浦路斯人民的反对,尽管向存款征税的议案经过两次微调,最后取消了2万欧元以下的存款税,但在议会还是遭遇了0票支持的碰壁。
此后,塞浦路斯不得不推出了B计划来融资:一是将半政府性质公司的养老金国有化(可筹集20亿~30亿欧元);二是发行天然气收入(2019年才能产生收入)的债券;三是仍然实行存款税,但不对10万欧元以下的储户征税。然而,B方案已经被“三驾马车”否决。
随后,塞浦路斯向最大的外国投资者和储蓄者俄罗斯求助,希望获得50亿欧元的新贷款,同时将过去25亿欧元的贷款延期和降低利率,这种类似“肉包子打狗”的陷阱当然被俄罗斯一口回绝。
手忙脚乱的“三驾马车”和塞浦路斯正在酝酿C方案,其中包含三项内容:资本重组规模达20亿欧元的银行,使其继续生存,而经营不善的银行被破产清算,这需要议会批准;成立一只主权债务基金,政府、教堂和养老基金的资产转移进去,以之抵押贷款填补窟窿;剩余10亿欧元通过存款征税,或向俄罗斯借款。
俄罗斯可谓在塞浦路斯危机中欲哭无泪。首先,俄罗斯的银行对塞浦路斯有巨额信贷头寸,给在塞浦路斯注册的俄罗斯关联企业,提供了总额约为300亿~400亿美元的跨境贷款。俄罗斯的很多大型银行都卷入了塞浦路斯的业务。如果塞浦路斯实施资本管制,可能使高达530亿美元的资金无法回流俄罗斯,这肯定会影响俄罗斯银行的资产质量;其次,俄罗斯企业大量在塞浦路斯存款,按最新估算总额约190亿美元,占塞存款总量的约四分之一。如果塞浦路斯的银行违约,企业存款被冻结或用于救助当地银行,俄罗斯的银行可能会承受巨大的存款损失。
再次,俄罗斯的大型企业都把塞浦路斯作为避税天堂,因为其10%的企业所得税是全欧洲最低的国家之一,如塞免税政策取消,又会造成俄企新的损失。
倘若塞浦路斯退出欧元区,那么,显然受到打击最大的是俄罗斯。从政治上看,这可以被看成是对俄罗斯支持叙利亚政府的报复。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是欧美的眼中钉,却是俄罗斯力保的对象,因为那里是俄罗斯在地中海的最重要的军事基地。
而塞浦路斯恰恰就是在叙利亚的边上,是俄罗斯在地中海,或者说是欧元区的一个经济金融基地。如果欧元区以抛弃塞浦路斯相要挟,那么,无非是要俄罗斯在要么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要么放弃对叙利亚政权支持中做出选择。
然而,这种经济上的背信弃义和政治上的威胁,很可能使欧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这种行为——一个过去似乎负责任的欧盟,试图逼迫成员国像“强盗”般地洗劫他的储户。
在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和爱尔兰,银行业岌岌可危的消息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欧盟头脑中跳出来的存款税,不仅会吓着塞浦路斯和俄罗斯人,也会吓着这些国家的储户。自2010年初希腊危机以来,这些国家的存款已经持续流失,绝对额出现明显下降,塞浦路斯的“强盗”行为只会加剧这一流失速度,特别是日益动荡的意大利如果加入这一队伍,则会使欧元区真正陷入绝境。
总之,塞浦路斯存款税事件非常不简单,在这个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中东国家与俄罗斯和西方的交叉点上,博弈虽然才刚刚开始,但赢家与输家却已初步显现——赢家:美国和黄金;输家:欧盟、俄罗斯、叙利亚和中东国家。
在欧洲央行威慑OMT计划暂时稳定了主权债市场之后,欧元区真正的软肋就是银行业,特别是存款流失造成的挤兑危机,可谓是最致命的。而欧盟现在恰恰向世人提醒自己这个最大软肋。这是欧盟在2010年初决定对希腊进行救助后,犯的另一个重大错误——没有去惩罚始作俑者希腊,却去制裁受害人塞浦路斯。
有人忧愁有人欢喜,塞浦路斯危机对于美元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因为虽然人们讨厌量化宽松的“小偷”,但更害怕明火执仗的“强盗”。另一个受益者是黄金,这造成了上周黄金与股市和商品逆反走势。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