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中国多晶硅产业现实写照
2013年03月27日 16:36 502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2014年,15美元/千克?
一般来说,多晶硅长期合约为三至五年的固定价格,固定价格可使供应商获得稳定的利润率,而买家通过长 期供应协议可避免因原料短缺造成的高价。但近来业内人士反应,目前市场上的现货价格大幅波动已经影响了大多数长单(LTA)供应协议的价格,价格层层降 低,客户对多晶硅的长单价格也在不断商议调整,国内外大部分多晶硅厂商处于亏损状态经营。几年前多晶硅销售价格在300万RMB/吨,后降至25万RMB /吨,直至现在的14万RMB/吨,缩水几十倍,占比组件成本也由此前的50%降至10%。Elkem solar AS曾停产一段时间,近来该公司表示虽然他们可以做到市价18-20美元/千克,但其认为现在价格不合理,许多公司亏损或停产,消化库存低迷过去后价格会 更合理。
目前四川的诸多多晶硅工厂中,十月底之前保持正常生产的企业只有瑞能与永祥,瑞能产能达到8000吨,预计在十一月将达到 此前计划的10000吨产能,据了解,瑞能的多晶硅产品除了一部分供应昱辉阳光自身生产需求,另一部分对外销售。而与此同时,昱辉阳光还采购国外的多晶 硅,并签订有长单,此前根据市场变化长单价格也进行了下调。
尽管多晶硅价格下跌得厉害,且在多晶硅成本控制并不占明显优势,但昱辉 在货源方面持续发力,昱辉CEO李仙寿个人很认可“拥低价硅为王”,但对中国多晶硅的发展不无担忧,他表示:“多晶硅得不到银行支持,这非常象过去的半导 体产业,中国全部半导体多晶厂都被欧美打掉了,现在中国已经没有真正的半导体级的多晶厂,中国也已经没有真正的半导体产业了。”李仙寿预言,国家不扶持优 秀的多晶硅厂,就是出卖整个产业,多晶硅在两年内一定会涨价!
台湾宝德能源CEO郭俊雄对于价格回升与产业复苏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现阶段太阳能市场已进入洗牌阶段,多晶硅价格每公斤跌破20美元是不合理价位,长期来看,太阳能市场仍正向发展,预计这波产业淘汰赛过后,产业在2014年可回春,多晶硅售价也将回到合理价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原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原局长王琴华向《PV-Tech PRO》表示,以中国企业申请对美韩多晶硅“双反”立案的情形看,初裁结果出示后,多晶硅价格调整到一个比较能接受的范围将成为一种可能。
保利协鑫徐州中能硅业副总经理吕锦标表示:“2013年多晶硅价格将有所回升,目前已经有松动,双反制裁后将更明显,预计到2013年6月多晶硅价格将在25美元/Kg左右,届时国内几家领先的多晶硅企业都能正常运转,成本压力减小。”
然而,各分析机构与对价格持回升持乐观积极态度的企业家观点不同,他们的判断更倾向于下降与企稳。
高华证券分析师给出的展望是,在中小型企业开始退出供应链之前,多晶硅产品的均价将进一步下跌,并预计2013年多晶硅均价为18美元/千克,此外还推出了2014年15美元/千克的预测,他们认为在短期产能理性化之前,产品均价及盈利仍将承受压力。
NPD Solarbuzz副总Charles Annis持中性看法,他预计多晶硅平均价格将于2013年稳定在每公斤21美元上下水平,主要由于幸存下来的厂商根据终端市场需求安排产能利用率,以确 保销售价格高于现金成本。对于中国多晶硅厂商的生死,他认为没有那么乐观,除非终端市场的需求远超预计需求,否则57家二三线多晶硅厂商中有很多家将在未 来18个月内退出市场,事实上,即使是一些经验不足的一线生产商也可能无法在未来几年内存活。
IHS iSuppli咨询公司光伏行业高级分析师顾理旻认为, 目前全球五大多晶硅工厂的产能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且还多出20%产能,明年同样如此,虽然目前现货市场出货量低、开工率低,但长单合同量并未减少,变动比 较困难,为此2012年多晶硅价格回不了头会继续下降,未来两三月趋势不变,中小企业出局。对于目前多晶硅的低价,他认为五大多晶硅制造商负有不可推卸的 责任。他指出现在市场上一级硅料需求疲弱,二级硅料需求上升而价格持续走低,这说明迫于长单不少买方购买二级硅料,使得硅料成本降低。顾理旻分析表示根据 需求预测2014年将有一个大发展,全球将有超过40GW安装量,届时无效产能退出,多晶硅价格会持稳。而对于中国国字号的多晶硅企业,根据股权结构,他认为央企下的多晶硅企业不会完全出局。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