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博士”隐忧:库存创十年新高

2013年03月26日 8:43 402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如果说,铜价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铜库存就是铜价的“体温计”。近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库存创十年来新高,这令有“铜博士”之称的金属铜担忧:库存这么高,需求上不来,这铜价能不下去吗?
  分析人士称,由于二季度中国铜需求料将回升,铜价企稳可能性较大,但大周期铜价向下趋势亦几无变数。

  沪伦两市库存高企
  一直以来,高库存就是铜价的“心病”,从近期市场来看,这块“心病”愈发严重了。
  伦敦、上海两市库存均创十年来新高。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当周,伦铜库存续增5025吨至562472吨,创下2003年10月以来的高点;同期沪铜库存23.9万吨,刷新2002年7月以来的高点。
  铜库存,分为显性和隐性库存,有公开的统计数据是显性,而如社会库存、保税区库存没有官方统计的则成为隐性库存。自去年以来,市场一度传闻上海保税区铜库存达到近100万吨,这部分铜主要用于融资,其最终会否真正进入产业供需尚不得而知。
  中证期货研究所分析师吴锴表示,最新的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报告说,如果不是中国去年大量的进口铜进入保税区,全球铜供应其实进入到过剩态势。数据显示,中国2012年精炼铜进口量大幅增加20%至纪录高位的340万吨,超过2009年创出的前纪录高位319万吨。
  吴锴预计,今年全球铜供应将处于供需格局转变的一年,这种持续增加的库存量给铜价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如果后期不能看到下游需求的持续好转,尤其是我国消费旺季如果迟迟启动,铜价将不太乐观。

  中国需求可能不及过去
  “库存持续增加表明现货市场消费不及预期,对铜价构成利空。”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方俊峰表示,当前的利空因素主要是国内现货消费不及预期,且全球宏观面发生微妙变化,欧债问题重新进入投资者视野,塞浦路斯问题并不会延续很久,市场并无太大必要过分担忧这个问题;相反,中国现货消费低迷可能持续的时间较长,7.5%的GDP增速可以令人想象今年有色金属消费增速会有限。
  中国海关最新公布的进口分项数据中,2月中国精炼铜进口量仅21.5万吨,创2011年8月以来的新低。浙商期货研究所分析师王琳表示,进出口行为反映出今年国内传统需求旺季非常清淡,鉴于年内国家电网投资计划仅增长4%,房地产建设与销售带动的五金件、空调、冰箱、产量难以高速增长的需求环境下,供应压力对中期铜价的影响时间较长。
  方俊峰也预计,2013年中国传统旺季需求料将不及往年,制造业旺季给铜价带来的利多作用整体有限,但仍然有很多基建项目维持着中国庞大的铜消费。现阶段,铜的下游产业中,电线电缆行业的情况相对乐观。

  市场看空气氛愈浓
  近期,国际铜价因塞浦路斯债务问题低位剧烈震荡,截止到3月19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铜期货基金净空持仓大增10026手,达到16170手的相对较高水平,占总持仓的9.59%。19日当天,伦铜创出6个月低点,收于每吨7510美元。可见,市场看空氛围较为浓重。
  王琳表示,投资基金大量增持净空单与宏观风险事件密切相关,短期内该风险事件已经得到缓解,预计投资基金空头的主动减持,将令国际铜价近期难以再创新低。
  吴锴说,目前市场仍然比较忧虑的还是来自于欧洲,前期塞浦路斯问题让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但市场已在逐步消化这些利空因素,欧洲利空因素属于短期干扰,不构成持续性影响,主要还是要看全球经济的趋势性走向。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