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出口萎缩 烧碱市场由暖变冷

2013年03月19日 10:11 149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在产能过剩、出口萎缩等多重压力下,我国烧碱行业结束了去年的盈利状况,市场“由暖变冷”。2月,我国烧碱价格继续下跌,跌幅同比超过19%。
  有专家表示,由于新扩建装置在去年四季度集中投产,导致烧碱产能将在2013年释放,货源充足将继续打压烧碱市场,预计未来几个月烧碱价格继续呈下行趋势。

  新增产能释放
  2012年,由于市场行情较好,我国氯碱企业库存压力得以缓解,装置开工率迅速提升。
  由于看好市场,一些企业投入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张。过快增长的产能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烧碱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给原本较好的市场带来了反作用,随着新建产能在去年四季度的陆续投产,我国烧碱的市场需求开始逐步萎缩。
  即便市场在9月出现了衰落的征兆,但是新扩建产能投产具有滞后性,在市场需求萎缩的同时,产能仍然在不得已地增加。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烧碱产能已达3735.6万吨,较2011年增长9.48%。预计2013年我国烧碱新增产能为300万~350万吨。
  伴随我国烧碱产能西移格局的逐渐形成,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借助当地资源、政策优势,新建投产大量烧碱装置。在新扩建的产能中,西北地区占了多数。这些新建产能规模大、投产快,对烧碱市场影响尤为突出。

  内外压力交织
  在产能逐步释放的同时,烧碱的下游需求却在逐步萎缩。
  氧化铝是烧碱的主要下游产品,每生产1吨的氧化铝需要消耗60~100千克烧碱。从产业链上看,氧化铝的下游电解铝陷入低迷,压制了氧化铝的价格,当前现货价格仅为2500元/吨,比去年高位时下降了200元/吨。利润空间被压缩,打击了生产商的积极性。厂家纷纷减产氧化铝以应对市场的变化,这也就减少了该行业对烧碱的需求。
  除了氧化铝市场外,烧碱的其他下游——化纤、造纸等行业市场均陷入低迷,开工负荷率普遍不高。
  由于下游不振,原本交投气氛浓厚的市场逐渐弥漫着观望的气氛,中间商都在等待进货的最佳时机,并无囤货的迹象。
  一方面,内需开始低迷;另一方面,出口情况也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我国烧碱出口总量为189.5万吨,同比减少4.3%。2013年,随着东北亚地区日本、韩国的烧碱装置逐步复产,我国烧碱企业出口所面对的压力将更大。
  出口不利导致山东、天津、江苏、浙江等地烧碱大量内销,使我国烧碱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更加严峻。
  在双重压力下,烧碱价格开始下滑。今年春节前,烧碱价格由去年最高的3100元/吨下降到2000元/吨,累计下滑幅度达1100元/吨。
  生意社的数据显示,2月,我国32%离子膜烧碱出厂价月初主流均价为673元/吨,月末主流均价为645元/吨,下跌幅度为4.21%,同比下跌19.31%。
  决定下一步烧碱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仍是下游市场需求和氯碱企业开工率的高低。目前,部分氯碱厂家开始将装置负荷率下降,但由于前期氯碱厂家库存量普遍比较大,因而下降负荷对烧碱市场的拉动作用有限。2013年烧碱市场不太可能再取得去年的佳绩。
  来源:中国石化报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