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有望改善 有色矿业市场依然看好

2013年03月04日 13:40 1243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2012年,全球经济所造成的波动,以及快速扩张所造成的成本大幅上升,很多矿产品2013年开始出现价格上涨,产能增加,预计矿业市场保持稳健上扬的态势,国际矿产和金属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前景依然看好。

  产品供大于求
  2012年,受经济增长趋缓等因素影响,我国煤炭市场告别了近十年的黄金发展,呈现出了整体疲软的态势。供应持续增长、下游需求不振、电厂库存持续高位和市场煤价处于低位成为2012年煤炭市场的四大特点。
  受国际煤价持续走低、南方缺煤等因素影响,2012年我国进口煤炭连续多个月放量增长,表现为量增价跌,而出口量却不断下降,造成净进口量呈爆发式增长。相比于进口量的大增,我国煤炭出口量却一直呈下降趋势。在需求放缓、产能释放和进口大量增加的冲击下,2012年以来中国煤炭库存大幅增加,煤炭价格快速下行,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
  2012年,我国原油月度产量增长幅度呈上升态势。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预计,2012年原油产量为2.1亿吨,与2011年基本持平,原油净进口2.66亿吨,也与2011年基本持平。
  2012年,在经济增长的拉动下,我国对进口原油的倚重并没有缓解,进口原油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从进口来源来看,我国原油进口仍集中在局势动荡的中东地区,其中从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伊朗、阿曼、伊拉克和科威特进口原油合计占进口总量的59.3%,我国原油供应面临较大风险。2012年,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我国经济增长趋缓的影响,我国铁矿石需求有所放缓,而铁矿石生产则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虽然铁矿石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各月度产量同比增幅基本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最低水平。这与我国经济发展趋缓、钢铁产能过剩不无关系。
  2012年,我国进口铁矿石量虽然单月环比、同期增幅出现回落,但是依然保持较高增速,对外依存度延续了以往的高位态势。而且,我国铁矿石进口国来源更加广泛。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共从60个国家进口铁矿。但是,以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为主的传统铁矿石出口国在我国进口铁矿总量占比中仍保持73.26%的绝对份额。
  尽管受制于经济发展增速放缓,2012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增幅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产品产量、进出口贸易额继续保持增长。其中,在工业需求疲弱、资源性商品进口量增速普遍收缩的大背景下,我国铜进口仍呈现较快增长。
  对于导致铜进口大幅增长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不是工业生产需求,而是其融资功能。据了解,国产铜精矿仅能满足冶炼需求的26.7%,精矿短缺问题仍非常突出。多年来,铜资源一直都是我国铜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满足消费需求,我国每年大量进口铜精矿、精炼铜和废铜。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