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2013年03月01日 12:20 462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有关建议
  (一)加大水电开工规模,继续优化电源布局和结构为实现国务院提出的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左右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2015年11.4%的约束性指标目标,较为经济和安全的实现途径是在确保移民和生态环境条件下,优先开发水电。为此建议:一是按规划及时核准、新开工西南水电基地等一批水电项目,加强移民协调力度,确保已核准水电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按期投产;二是针对东北区域发电装机长期富余较多、利用小时低的实际情况,“十二五”期间严格控制区域内包括火电、风电在内的电源开工规模,以消化现有供应能力,提高存量资产效益;三是尽快完善并落实促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实现有序发展;四是加强调峰调频电源建设,以提高电力系统消纳风电、光伏发电的能力;五是优化发展煤电,积极发展清洁煤发电,鼓励发展热电联产。
  (二)立足国情,完善机制,促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分布式能源科学有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客观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要求和自主技术创新,加快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分布式能源发展。需要切实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落实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职责,为此建议:一是统筹兼顾我国经济社会对国家财政补贴能力、电价承受能力、电力系统消纳能力以及一次能源资源条件,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分布式能源结构,科学制定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分布式能源发展中长期总量目标,减缓电价较快增加压力,促进国内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分布式能源发展目标要与分年度的国家财政补贴总额、电价水平、税收政策等直接挂钩;二是要加大国家财政补贴额度,做到开发目标与财政补贴额度相平衡,进一步优化发放流程,确保及时足额发放财政补贴;三是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立足能源和电力行业整体发展规划来制定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分布式能源发展规划,实现区域布局及项目与消纳市场、配套电网以及调峰电源相统筹,做到国家与地方规划相统一。四是要统筹项目核准,提前核准开工配套电网工程和调峰电源,确保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分布式能源项目及时送出、合理消纳。没有落实好财政补贴、税收政策和电价的电源项目,政府不得核准开工;五是坚持用技术标准引导和规范,抓紧制定和完善科学的技术标准体系和相关管理办法。电网企业应根据国家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分布式能源发展规划,及时开工建设国家核准的电网项目,确保电源项目及时并网;按照国家及地方政府发电计划和电力调度、交易规则,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的前提下,优先调度和合理消纳电力电量。发电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技术标准,配合电网企业保障电网安全;六是不断加快技术创新,进一步降低造价,提高质量,逐步提高与传统能源发电的竞争力。
  (三)加快特高压及智能电网建设,提高跨区跨省电力交换能力,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针对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  特点,以及提高消纳风电、太阳能发电及分布式能源能力的客观要求,为此建议:一是尽快核准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哈密南-郑州、溪洛渡-浙西以及云南金沙江中游送电广西等交直流特高压跨区通道建设,推进蒙西-长沙、蒙西-湖北、锡盟-泰州、宁东-浙江等特高压跨区通道前期工作,提高西南水电基地及“三北”地区煤电、新能源基地的外送通道能力;二是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对风电及太阳能发电等的消纳能力,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三是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促进城镇化建设,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能源的消纳能力。
  (四)做好电煤价格并轨后续工作,加快电价机制改革2012年底国家出台了 《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自2013年起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并提出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电煤价格并轨后,应做好相关后续工作:一是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并落实煤电联动实施细则,出台相关煤炭价格指数、电煤中长期合同监管规范等;二是利用好国际市场煤炭相对宽松的环境,进一步扩大煤炭进口,满足东部沿海地区煤炭需求,平抑国内电煤市场价格;三是要确保并轨后电力安全稳定运行,着重解决好局部地区性问题,如黑龙江、安徽、重庆、山东等部分重点合同煤与市场煤差价较大的地方以及“三北地区”供热机组重点合同电煤比重较高的地方,国家要适当考虑电煤价格并轨后企业增大的经营压力;四是解决发电企业历史欠账问题。
  同时,应尽快完善一次能源价格、上  网电价、销售电价之间的联动机制,把加快推进电价机制改革作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建议:一是加快发电环节电价改革。尽快理顺煤电关系,研究云南、四川、湖南等水电大省的火电价格形成机制,以保障火电企业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尽快调整完善水电价格形成机制。理顺调峰电源的电价形成机制,加快形成天然气发电价格机制;二是加快制定出台独立的输配电价;三是加强电价监管,防止部分地区借电力供需形势缓和之机,出台降低电价政策,拉动高耗能行业的生产。
  (五)积极推动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的消费比重电力工业作为能源转换行业,在实现将低品位的热能转换为高品位的电能,促进煤炭的清洁、高效、方便利用,从宏观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为了加快解决我国严重灰霾天气的环境问题,为此建议:一是加快以电代煤的步伐,降低散烧煤应用范围,提高煤炭转化为电力的比重,加大热电联产的力度,不断提升电力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和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全社会的污染物排放水平;二是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促进节能减排,深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推进火电氮氧化物排污权交易、发电权交易等方式;三是电力行业继续按照节能减排规划、排放标准等要求,高质量完成好脱硝改造计划,提高现有除尘、脱硫、脱硝设施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水平,发挥好现有环保设施的污染物控制能力。

[1] [2] [3]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