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难题待解 页岩气开发获利受阻
专家建议尽快完善顶层设计和监管机制
2013年02月18日 8:59 2498次浏览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类: 相关新闻
■页岩气开发难题系列报道之一
近年来,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然而由于产业的一些关键技术依赖国外,钻探成本高、补贴政策难到位,使得页岩气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开发进展缓慢。专家建议,针对页岩气开采面临的技术“瓶颈”,国家要尽快制定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技术政策和标准规范,建立自主研发创新机制,构建适合我国地质特点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
启动 国土部有意酝酿第三轮招标
2013年1月份,在页岩气第二轮招标结果新闻发布会上,国土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曾表示,今年有望启动第三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招标规模大概与第二轮相当,区块资源条件则可能更好。
彭齐鸣表示,今年将加强页岩气资源调查和潜力评价,继续开展竞争性出让1至2批油气(包括煤层气、页岩气)探矿权,并探索推进页岩气勘查开发部省合作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研究制订油气探矿权竞争出让规定。
在此前广受瞩目的第二轮20个页岩气区块探矿权招标过程中,招标门槛为,凡在我国境内注册,资本金在人民币3亿元以上,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或与已具有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内资企业和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均可投标。
业界认为,此轮招标的亮点在于,为多种投资主体平等进入页岩气勘查开发领域创造了机会,对油气和非油气企业,特别是资金实力雄厚的非油气企业从事页岩气勘查开发提供了相同的条件。同时,为国外企业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页岩气勘探开发,也为民营资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本等以独资、参股、合作、提供专业服务等方式参与页岩气投资开发提供了平等机会。
至开标时,共吸引83家企业递交标书,其中国有企业55家、民营企业26家、中外合作企业2家,国有企业中,中央企业21家、地方企业34家。最终中标的16家企业,在未来3年内需要投入共计128亿元的勘查资金。
但是,在第二轮招标过程中,有分析指出部分企业并不具备勘查开发页岩气的资金与相关技术,而是借机炒作概念股。
延长石油集团总地质师王香增告诉记者,“有些公司投机炒作行为值得担心,这部分上市公司拿到区块后股票上涨,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懂技术。要么单纯拿到区块进行炒作,要么再转让与别人合作,要么引进外资。如果外国公司一旦进入国企已经登记的区块,开采的不是页岩气而是天然气,整个市场就乱了。”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