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稀土、硬质合金产业再扬帆

2013年02月07日 8:58 943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硬质合金   作者:

*ST中钨将恢复上市 五矿硬质合金产业前景广阔


  2012年12月2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则题为《*ST关铝等九家公司恢复上市申请获得通过》的公告。公告称,包括*ST中钨(000657.SZ)等在内的9家公司恢复上市申请获得通过。记者也注意到,作为*ST中钨的实际控制人,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近年来一直在硬质合金领域悄然布局,目前已是全球硬质合金产量最大的企业。此次*ST中钨恢复上市,相信会为五矿集团硬质合金产业的未来发展进一步打开空间。

  工业牙齿快速发展
  且面临挑战
  硬质合金号称“工业的牙齿”。相对于钢材,硬质合金产品具有更高的硬度、耐磨性、弹性和抗压强度等特点。经过近二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硬质合金生产第一大国。
  2011年,据中国钨业协会硬质合金分会统计,全国43家硬质合金企业总产量约1.9万吨,未统计在内的小企业硬质合金产量约3000吨,总产量约2.2万吨,总产值超过200亿元。从行业前景来看,硬质合金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床、钢铁、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工程施工等多个领域,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料之一,后续发展空间广阔。
  然而,我国虽然是硬质合金生产大国,却未必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国。有业内人士指出,2011年我国硬质合金产品约占全球总产量的近40%,但按产值计,占全球总产值的比例尚不足20%。据相关专家表示,中国硬质合金产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品结构不优。整体上看,我国硬质合金企业产品大多以中低档硬质合金产品及粉末半成品为主,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小。二是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我国企业对硬质合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还不够深入。三是产业集中度有待提升。目前,全国共有硬质合金生产企业约600多家,多数为小规模私营企业,整体实力、盈利能力与国外硬质合金强势企业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换言之,中国硬质合金的整体产量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市场竞争的胜势。

  科学布局
  悄然奠定行业龙头地位
  针对我国硬质合金产业整体大而不强的局面,国家在积极出台政策推动产业整合、促进转型升级。作为我国金属矿产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五矿集团自然也会有所行动。2003年和2009年,五矿集团先后战略重组了江钨集团、湖南有色集团,并在期间收购了德国HPtec公司,同时五矿还是厦门钨业第二大股东,大幅度提高了硬质合金产业的集中度和话语权。目前,五矿集团旗下已拥有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硬集团”)、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自硬公司”)、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钨高新”)、南昌硬质合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硬公司”)、德国HPtec公司等硬质合金企业,一举奠定了在世界硬质合金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单个企业的角度看,目前五矿集团在硬质合金产量方面已居世界第一。据了解,2011年五矿集团硬质合金总产量约7510吨,占全国总产能的1/3。可以说,在硬质合金领域,五矿集团已具备了较为显著的规模优势。同时,在硬质合金产品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技术投入、新产品研发、技术人才储备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已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IT工具(微钻)、金属切削刀具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诸多优势聚合在一起,将使五矿集团初步具备代表中国硬质合金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

  注重高端
  硬质合金产业前景广阔
  株硬集团、自硬公司、中钨高新等企业是中国硬质合金行业的传统企业。通过多年来的积累,已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株硬公司的钻石牌商标、自硬公司的长城牌商标均为中国驰名商标,长城牌硬质合金为中国名牌产品。
  虽然我国硬质合金产品整体上是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但五矿集团旗下也不乏像株硬集团此类盈利能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行业龙头。
  据了解,株硬集团、自硬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均建有自己的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株硬集团更拥有国内水平最高的硬质材料研发中心和钻石切削刀具研发中心。2010年底,株硬集团申报的硬质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而自十一五以来,该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500多项,获得专利授权3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00多项。2012年,株硬集团参与的《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共有11项技术分获2012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
  五矿集团已从战略层面提出“打造世界钨工业的领导者”的长期目标,高端硬质合金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预计将是五矿集团钨产业未来发展的重头戏。2011年12月,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的“中国五矿·株硬精密工具产业园”已正式开工,也意味着五矿集团对硬质合金深加工业务的战略布局已大步推进。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硬质合金生产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结构。据国家相关部委公开信息,五矿集团旗下多家硬质合金企业因此受益。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相信五矿集团乃至我国硬质合金行业的科技水平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虽然*ST中钨资产重组能否最终成功仍不确定,但无论结果如何,如果按照目前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思路走下去,预计五矿集团硬质合金产业未来将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1] [2]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