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强势复苏 大型房企掀融资拿地潮

2013年01月21日 14:12 404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融资环境好转
  有境外上市的开发商负责人昨日向早报记者表示,境内融资以项目为载体,资金运用的灵活度很低。境外融资以企业为载体,融得资金,可以通过注册资本金或者增资的方式,进入境内既可以用作土地款支付,也可以用于任何项目的开发资金,灵活度极高。从融资成本来看,评级越高的企业,融资成本越低,以3B级企业为例,十年期的发债利息仅3%,而国内五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为6.55%,还没有算上上浮的空间。但是如果信誉级别较低的企业,融资成本一般在8%左右,有些会更高。这是企业的差异所造成的。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称,2013年年初再启动融资,主要原因更大的可能性在看多市场。而且选择在香港等海外融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QE3的推出,热钱流入香港的步伐有所加速,内地房企在香港融资的难度大幅降低。
  值得指出的是,在境外融资潮被掀起的同时,国内的贷款也有所放松。
  张大伟表示,房地产开发商主要的融资途径包括银行贷款、信托和海外融资。银行贷款和海外融资的规模均明显上升。银行贷款向来是开发商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在调控政策最严格的2011年,全国房地产行业银行贷款出现了负增长,而2012年以来,银行贷款便出现了明显的正增长,近期贷款势头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这表明在经济逐步回落的情况下,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政策偏紧的局面已明显改观,房地产行业的融资困局得到基本缓解。
  上述龙头房企负责人坦言,近期银行对于大企业的融资态度明显改善,在信贷总量上升的情况下,企业申请开发贷款的难度有所好转。
  此前,部分股份制银行人士称,有意增加2013年的房地产开发贷额度。更多受访银行人士的普遍说法则是,眼下尚未接到总行的最新信贷政策,但银行对于房企的态度确有微妙变化。
  值得指出的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依然较为艰难。
  有中型企业负责人坦言,没有境外融资的平台,即使有,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也要高于大型企业。国内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也明显小于大型企业。因此,融资环境的改善并非每家企业都感受得到。

  为扩张做准备
  对于此轮融资潮,不少业内人士称是企业为扩张而做资金储备。
  某开发商表示,融资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发展,二是支持运营。去年房地产市场成交回暖,从上市企业公布的销售业绩来看,大部分企业都能提前或者超额完成全年销售目标。那么企业在消化土地的同时,必然要新增土地,以保证其持续的收入增长。此轮融资,显然是持发展目的的占多数。
  事实上,从近期各大企业融资的公告来看,出现最多的字眼是“新购土地”。
  以雅居乐公告为例,其称拟利用该笔款项于购买新地块、作再融资及一般营运资金用途。
  某龙头企业负责人近日表示,在全球货币宽松的预期下,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房地产企业,在地价、房价升值的预期下,房地产企业显然在为新一轮的买地扩张寻求资金储备。这轮扩张潮,从去年就已经拉开。
  张大伟称,去年12月,标杆房企累计购地金额达431亿元,创2011年以来标杆房企月度购地金额新高。从2012年全年来看,标杆房企购地金额为1617亿元,比2011年增长41%。标杆房企由于整体业绩良好,资金链缓解,存库下降,因此在未来的拿地高潮中仍将成为主力。
  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并未改善,不少企业转让项目求生存,大企业的提前融资,也会助其把握更多收购的机会。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表示,大企业资金层面表现尚可。现在低利贷是通过银行,私募和信托都是高利贷。现在国际资本充裕,大企业正用足海外融资方案。万科、金地近期相继买公司买壳都是为了融资。相较之下,中小企业很难融资。所以,房企的集中度会继续逐步体现。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